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pdf

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内容提要 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 阴极发光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结合 X-射线衍射分析数据,对延吉 盆地铜佛寺组-大砬子组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岩石类型,分布规律,母岩等)、储层成岩作用 特征(成岩阶段,成岩作用类型,自生矿物共生序列),、储层的物性特征(储层 孔隙类型,分布规律)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铜佛寺组-大砬子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 岩,其母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和安山岩。储层的成岩共生序列(由早至晚)为: 伊利石/伊蒙混层/黄铁矿—绿泥石/微晶方解石/铁白云石— 油气充注/长石溶解/次 生加大石英及微晶石英— 高岭石— 次生加大石英及微晶钠长石—浊沸石/浊沸石 脉—粗晶方解石/方解石脉。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其中,大砬子组储层物性 略好于铜佛寺组。在纵向上,发育四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其所在的埋深由浅至 深依次为 700-850m,1000-1200m,1300-1500m 和 2050-2250m 。成岩作用对储层 物性的影响表现为,酸性孔隙流体(大气水和有机酸)和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层 物性,形成异常高孔带(以次生孔隙为主);浊沸石和粗晶方解石的大量沉淀导致 储层物性变差,形成致密带。 中 文 摘 要 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 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专 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指导教师:刘 立 教授 作 者:孟繁奇 新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发展意味着新的发现和成果。于是,对现有的 油气开发区进行“再勘探”,并揭示油气分布规律,预测有利勘探开发目标,成为 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为例,对储层总体 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力求揭示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本文在对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 阴极发光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结合 X-射线衍射分析数据,对研究 区目的层段的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以及储层物性的成因岩作用制约进行了系统研 究。 薄片系统鉴定和统计表明,目的层位储层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 砂岩,其母岩以黑云母花岗岩和安山岩为主。 根据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了储层的成岩共生序列(由早至晚) 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黄铁矿—绿泥石/微晶方解石/铁白云石—油气充注/长石溶解 /次生加大石英及微晶石英— 高岭石— 次生加大石英及微晶钠长石—浊沸石/浊沸 石脉—粗晶方解石/方解石脉。 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图象分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查明了储层的主要孔 隙类型。储层孔隙类型包括次生孔隙和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主要为溶蚀粒间孔隙、 剩余溶蚀粒间孔隙、铸模孔隙、长石粒内溶蚀孔隙和岩屑内溶蚀孔隙。原生孔隙 以原生粒间孔隙、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和晶间孔隙为特征。其中,在朝阳川凹陷和 德新次凹次生孔隙具有随埋深增加趋势。 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其中,大砬子组储层物性略好于铜佛寺组。在纵 向上,发育有四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由浅至深依次为700-850m,1000-1200m, I 1300-1500m 和 2050-2250m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主要为,酸性孔隙流体 (大气水和有机酸)和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形成异常高孔带(以次生孔 隙为主);而沸石和粗晶方解石的大量沉淀则致储层物性变差形成致带。 关键词:延吉盆地;铜佛寺-大砬子组;成岩作用;控制因素;储层物性 II Abstract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reservoir property in Tongfo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