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黄土古地磁记录可信赖性的再研究
摘要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第四纪时期最重要的陆相风尘堆积物,很好地记录
了第四纪以来地磁场及古气候变化的信息。先前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
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不仅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所有极性带和极性亚带,而
且一些黄土层甚至有潜力记录短期存在的地磁漂移事件,新近的重沉积实验结果
进一步证实黄土沉积物的剩磁获得不存在明显的延期,干的黄土沉积物在经过最
初的湿润后能够获得稳定的剩磁。然而,对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究竟能否忠
实地记录地磁倒转期间的古地磁快速变化信息仍存在疑问。为了澄清黄土-古土
壤沉积古地磁记录的可靠性,对采自宝鸡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天然古地磁
样品和用天然正反极性古地磁样品叠合而成的人工样品开展了系统热退磁和磁
化率各向异性实验比较研究,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 人工叠合样品的系统热退磁结果与天然样品的热退磁结果是完全一致的,绝
大部分样品都能分离出两个可靠的磁化分量,在100-200 ℃之间分离的低温分
量与研究区目前的地磁场方向一致,而在300℃以上分离出来的高温特征剩磁
方向朝原点衰减,其包含了不同的极性。
2. 用单一正极性或者单一反极性天然样品叠合而成人工样品,其高温特征剩磁
方向与天然样品原来的极性完全一致;其系统热退磁结果和来自松山-布容极
性转换区外的正极性或者反极性天然样品的热退磁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3. 用正极性天然样品和反极性天然样品叠合而成的人工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
结果揭示其有正常的沉积磁阻构;系统热退磁结果表明其能分离出不一致的
高温特征剩磁方向,且这些由正反极性天然样品叠合而成的人工样品与来自
松山-布容极性转换区的天然样品的热退磁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4. 提出黄土沉积时的原始沉积界面及黄土剩磁lock-in深度差异能导致跨越极性
倒转界限的相同地层深度上的古地磁样品呈现不同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本
结论合理地解释了松山-布容极性倒转界限在黄土高原不同剖面间甚至同一
剖面多套平行样品间所处地层位置以及倒转期间古地磁场形态学记录存在的
明显不一致性。
关键词:松山-布容极性倒转,黄土,极性倒转,古地磁
1
Abstract
The windblow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on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are good
archives for paleoclimatic and paleomagnetic changes during the Quaternary period.
Previous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ies showed that Chinese loess-paleosol sediments
reliably record all magnetic polarity chronozones and subchronozones from the Gauss
to the Brunhes, and that some loess uni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solve short-lived
geomagnetic excursions. Recent re-deposition experiments of Chiness loess sediments
further validated that a stable magnetization was acquired and retained after initial
wetting of dry-deposited loess with no significant time lag. However, the fidelity of
Chinese loess-paleosol paleomagnetic records, especially the rapid geomagnetic field
swings during a polarity reversal, is still questionable. To clarify the reliability of
paleomagnet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aTiO_3TiO_2异质结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Aster数据在地下水水位反演中的研究及应用——以白杨河北洼地为例.pdf
- AI-N共掺杂制备Zn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pdf
- H+NH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pdf
- LHC上MSSM和NMSSM中125GeV Higgs对产生过程的研究.pdf
- EPR区海洋悬浮体矿物学研究—矿物组成及其与海底热液活动的联系.pdf
- NaCl-H_2O与NaCl-CaCl_2-H_2O体系Raman光谱性质研究及其应用.pdf
- Pt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异构催化剂的再生性能及失活机理研究.pdf
- TiO2薄膜的制备及厚度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pdf
- Pr(Sr0.1Ca0.9)2Mn2O7薄膜的制备及电阻转变效应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