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闻自由论文:试论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doc

新闻自由论文:试论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自由论文:试论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

新闻自由论文:试论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协调 摘要当前民主政治的日益发展,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在行使这一权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权利产生冲突,而最明显的就是新闻对名誉权的侵害。这两种权利中的任何一种的滥用都会造成矛盾与冲突,其中新闻报道失实、侮辱、诽谤行为,过分涉及他人隐私是此类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源。为协调彼此间的矛盾,应该加强新闻立法,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建立新闻行业内部仲裁制度,以期望能使两者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关键词新闻自由 名誉权 舆论监督 (一)新闻自由 在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条文中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就是我国新闻自由的宪法依据。所谓新闻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其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报道、新闻传播以及新闻出版自由等各种具体行为。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新闻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也正因为有了法律,新闻自由在被约束的同时也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人格利益的权利。作为一般人格权的名誉权,除了具有人格权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首先,名誉权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其次,名誉权客体是公民法人所获得的社会评价这一名誉利益;再次,其内容是保有和维护所得的社会评价;最后,尽管名誉权属于非财产性权利,但其与财产利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 任何两种相关的权利之间,其中一种权利的滥用,很容易对另一种权利造成侵害。鉴于名誉权的特点以及新闻自由的目的,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也正因此,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所以了解两者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成因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新闻侵害名誉权与其他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在构成条件上较为相似,同样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四个要件。第一,有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是有指向性的,指向特定的对象,即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对象能被受众辨识、指认。第二,有使特定对象名誉受损的事实。这种事实是实际上已经发生的,包括在精神、财产等方面的损失。第三,新闻侵权行为与名誉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要有主观过错。这种过错应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即是指明知自己的作品中有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却仍然发表的行为;过失,则更多的是言语失当或者未对事实加以确认等而发表的行为。这四个要件是认定新闻侵权的基础。当然,要正确认定新闻侵害名誉权也不只是仅仅了解这四个要件就足够了,还要区分各种情况,这些情况会在下文中论述到。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成因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成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新闻从业人员不够了解法律、采访不够深入、以权谋私等。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成因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第一,新闻报道失实。新闻报道失实很大部分都是由于过失造成的,比如采访不够深入或者是编辑未对报道进行严格审核等,但是由于新闻报道的受众面很广,其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因此尽管是过失但仍然需要追究行为人民事责任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然,新闻报道失实也可以由故意的行为造成,例如故意不将客观事实完全报道,造成读者的误解等。 第二,侮辱、诽谤行为。侮辱行为是指以暴力、语言或文字等形式贬低他人的名誉、毁损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造成。侮辱的行为可以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动作语言。新闻侵害名誉权中的侮辱行为更多的属于书面语言的范畴。新闻报道中,尽管其内容基本符合客观事实,但是在评论中有侮辱他人的行为,造成他人名誉受到损害,仍应认定其侵害名誉权。诽谤行为是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事实以毁损他人。诽谤行为已为各国所普遍认可,是典型的名誉权侵权行为。 第三,过分涉及他人隐私。关于隐私权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认为隐私权应包含在名誉权之中;二是认为隐私权为独立的人格权,名誉权不包括隐私权。目前,在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中,一般还是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之中。在此,先不论这两种见解孰是孰非,从新闻侵权的角度来说,从新闻侵权的角度来说,如果新闻报道过分涉及他人不想为人所知的隐私,尽管内容真实,但内容明显违法,造成了他人人格、名誉受损,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三、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协调 (一)正确认定新闻侵害名誉权 要解决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之间的冲突,正确认定新闻侵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区分出何种情况之下才构成真正的新闻侵权,才能在保护名誉权的同时更好地保障新闻自由。 1.区分正当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 2.区分公正评论和名誉侵权 因新闻评论而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并不少见。比如余一中诉《新闻出版报》社侵害名誉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