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定图则与全国控规制度的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法定图则与全国控规制度的探索

2、控规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公众参与的加强” 启 示 公民控制 非参与 公民权力 象征参与 权利代表 伙伴关系 接受妥协 征询意见 提供信息 教育后执行 执行操作 《公民参与的阶梯》:3个层次、8种形式 目前我国的总体水平 2、控规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行政腐败的温床,但是控规的刚性、权威性也会对规划的不确定性和适应性产生影响,导致规划效率不高等问题 各地方在控规的编制技术办法创新上“各有千秋”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难言之隐”——不得不尽可能地规避过于苛刻的“公开性”与“程序性”要求。 凡属曾经在容积率或用地功能调整上出过廉政问题的,一般都对规划管理的“自由裁量权”唯恐避之不及,都会不程度地把“自由裁量权”主动交给程序。 启 示 3、控规制度框架改进的构想:基本原则 一、公开化原则: 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应该确保信息向社会完全公开 二、整体性原则: 平衡好“程序与内容”、“公平、公正与公开”,以及“质量、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三、可预见性原则:明确每一个程序所需要的时间,程序法定化,使可能的结果变得“可预见” 四、法定化原则: 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责任 五、精细化原则: 每一个地块的规定必须是明确、准确、精细的,真正能起到“依据”的作用   启 示 3、改进构想一:加强控规编制的计划性 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的控规年度编制计划,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开,特别向控规所涉及的地区居民公开。 确保控规编制从一开始即能与利益相关人保持对话,收集民意,为控规的编制创造条件。 深圳经验:每年根据近期以及年度建设计划,确定法定图则编制计划,报规划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启 示 3、改进构想二:加强规划编制机构的稳定性 国内过分市场化的编制组织模式,导致了控规技术错误多、分析不严谨、修改量大,甚至与现状资料相去甚远等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控规是法定规划,其制定是一个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它的制定、实施与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动辄涉及巨大的利益,这是政府的职责,应由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进行编制 香港和新加坡,其法定规划的编制均是规划主管部门——政府规划师的直接职责 启 示 3、改进构想三:加强相关部门的参与 加强控规与上位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整体系统协调,把这些规划的实施管理要素系统地、完整地、统一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确定 由于其涉及到众多的民生问题,不能由规划主管部门、项目规划师说了算,一定需要与其它政府职能部门,如环境、交通、卫生、体育、土地、建设、城管、发改、消防等部门的管理密切相关 启 示 3、改进构想四:加强公众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单一纵向的城市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网络型城市管治模式转变已成为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引入公共参与机制来推动城市规划编制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实施的可行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加强城市规划公共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使象征性的公共参与向实质性的决策参与转变 公众参与制度的四个阶段:发表规划研究阶段、公众意愿征询阶段、公开展示阶段、公众提意见阶段。 制度建设是保障: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申诉与仲裁制度等 启 示 3、改进构想五:建立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决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趋势,“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成立类似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机构,过半数是非官方代表,并有一定比例的专家成员,由行政、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的规划委员,进行集体决策。 从全国内地来看,规划委员会具有真正意义上审批权的城市只有深圳一个,其它城市的规划委员会还只是履行“专家咨询”、“专家审议”的职能。 启 示 3、改进构想六:明确项目申请审批程序与时间 对于符合控规的申请,规划主管部门应该明确办理的时间; 对于不符合控规的申请个案,应同时明确需要审批的程序和时间; 行政审批必须实行例会制。 启 示 3、改进构想七: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和动态调整维护机制 《城乡规划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先论证修改的必要性,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相关人的意见,报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进行,并按原程序报批 “规划是一个过程”,作为公共政策的控规,必须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进而进行适时修订 北京在动态维护方面做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对动态维护的定义、范围、机制、程序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很好的规范 启 示 3、改进构想八:明确编制与审查的责任 过去在行政管理部门才有的“寻租”现象,有逐渐向编制单位和专业人员渗透的趋势 编制责任是控规法制化进程中应逐步完善的环节,以往规划编制单位往往脱离在法律追究的范围以外 规划编制单位和个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在规划法制化不断完善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