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VIP

2017年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3.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首歌,节奏活泼欢快;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姿。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自由、天真、欢乐的心理是童年的象征。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一下“民族魂”鲁迅先生的童年,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奇幻之旅,聆听他那向往美好自由的动人旋律。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学生齐读目标。 2.教师解读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四、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篇课文 的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表明了一种空间的转换,又是一种时间上的推移。作者回忆描述了自己“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也因此分为两部分。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 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 3.细读课文,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 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细读课文,讨论探究 思考下面的问题,不会的和同桌交流。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描写百草园时插入的“美女蛇故事”,这是由“ 赤练蛇”引起的相关联 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阅读的情趣,进一步涂抹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说明即便是惊心动魄的“美女蛇故事”, 也是趣味 盎然的“百草园”的一部分,中年的鲁迅依然记忆犹新。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4.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你满意现代学校教育吗? 6.课文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谈谈你对本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六、精读课文,赏析文段 细读文章第二段和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 (1)问: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这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一个特殊句式: “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就……” 这种句 式的容量很大,不 但在“不必说”之中,做到了简略地概说,而且突出了“单是” 以后的重点,让人感到仅仅“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已趣味无穷,可想而知“百草园” 的佳趣一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更勾起了读者无限美好的向往 。 请同学用这个句式造句。 (2)文中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不必说: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 黄蜂 叫天子 颜色:碧绿、紫红、黄 声音:长吟、低唱、弹琴、啪 形状:高大、肥胖、臃肿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香味:又酸又甜 (3)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 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 (4)写景都有一定的顺序,看课文中作者是按照怎样 的顺序来写景的? 作者写百草园的概貌很有次序,反映出观察得细致: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处写到高处,写植物,是静态,是春景,给人清新辽阔的感觉;第二个“不必说”又从高处写到低处,写动物,是 动态,是夏 景,使人感到人迹罕至的百草园充满生机;“单是”以后,又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又分有声和无声,植物分可吃与不可吃,是秋景。对各色动植物的形状、声响、滋味各方面都作了恰当的点染,使人感到百草园确实生机盎然、乐趣无穷。 (5)春夏时的“百草园”是美丽迷人、充满趣味的,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 冬天的百草园,不下 雪“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作者描写雪后的百草园也是充满乐趣的, 重点写捕鸟。 a、学生齐读“扫开一块雪……养不过夜的”一段,体会“雪地捕鸟”的经过。 b、让学生指出,在这一段中作者连续运用了哪些动词。 (扫、露、支、撒、系、牵、拉、罩) (三)精讲点拨 结合文中的第二段和“雪地捕鸟”段,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六、达标检测 七、作业 童年就像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绿水、幻想、冒险;有晚归的牛羊,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令人回味留恋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美丽迷人的童话。童年的幻想多彩诱人,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同学们能不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把童年的趣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 八、相关链接 1.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