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感情的起伏跌宕、腾踔跳跃,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方法
诵读与感悟相结合,以读引悟,以悟助读。借助歌曲、图画等加深对诗作的理解与感悟。
预习要求
1.根据注释理解诗作以及诗中的典故。
2.查找资料,了解李白的生平。
教学结构
诵读诗—画读诗—品读诗—读唱诗
教学环节
一、诵读诗
1.看课件,听读本诗。听出轻重、节奏、感情。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轻重、感情。
3.学生齐声朗读诗歌。
二、画读诗
1.分别标出表明诗人情绪低沉与高昂的诗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低)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高)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低)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低)
2.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看看像什么?
像山峰,像波浪
3.体会诗人情感的跌宕变化。
(1)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愁苦、烦闷。从“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中可以看出来。
(2)诗人为什么会烦、会忧、会愁?(展示诗的写作背景)
明确: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李白的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起了强烈的精神苦闷。诗作的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3)诗人的感情有几次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两次。当诗人看到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了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解,感到心情舒畅:“走吧,我们一起去高楼酣饮,喝个痛快淋漓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由极端苦闷而转向爽朗壮阔的境界。
高潮过后是什么呢?
我们凝神期待,屏息倾听,听到的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的精神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之中,现实中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那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诗人从幻想的高空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面对长流不息的宛溪水,写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入“不称意”的苦闷之中。只有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4)诗人最终选择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散发弄扁舟”(教师在图上添画一叶扁舟)
(5)以李白的性格,他会一直过着这样“散发弄扁舟”的归隐生活吗?
(学生自由回答)如:
生:从他的生平中可知,此后他曾参加过永王李粼的幕府,在他61岁的时候听说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还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所以他以后很难一直归隐。
生:他接受的是儒家“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思想,可知他的归隐只能是暂时的。也许某一天他会把孤舟系上航帆,像《行路难》中所写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在图上添画帆的图形。(请同学添画白帆)
小结:
这才是李白。感情如风,变化无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矛盾、痛苦,感情起伏跌宕,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体现了诗人内心无法排解的烦忧。
4.看看这幅画中还能添画什么内容?(图见后文)
秋雁、明月、高楼(请学生说出添画的内容)
5.前文中“长风万里送秋雁”一句提到,表明是白天,后文又说“欲上青天览明月”应是入夜之景,饯别的时间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明确:白天。因为下文说的是“欲”上青天览明月,这是诗人的想象,是一种虚实相映的写法。
三、品读诗
1.重新审视这首古诗,你认为有没有写得不好的地方?
2.学生质疑:
(1)作为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开头不太整齐,不如把它改写得整齐一点。
(2)这首诗的语言太重复。如“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日、水、愁等字重复出现。
3.引导学生诵读、感悟。
(1)请学生改写诗的开头,把它改写成整齐的七言。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比较,修改前后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文章开头散文句法的应用,更有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长长短短随意自如的散文句式使作者的感情如骏马腾缰,烦乱、忧愤之情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2)这几句都用了一种什么修辞?
明确:反复。在流行歌曲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用法,请举一例,试唱出来。体会它有什么表达效果?诵读体味“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抽i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几句中反复手法的运用效果。
明确:有一种复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1-1.ppt
- 2017-2018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1-1.ppt
- 2017届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一) 苏教版.doc
- 2017年(一)文言文阅读 第5题 词语题.ppt
- 2017年(一)文言文阅读 第7题 翻译题.ppt
- 2017-2018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1-1.ppt
- 2017年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
- 2017年1-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 2017年(二)古代诗歌阅读(第8-9题).ppt
- 2017年1 对声音的认识(11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