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动张掖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pdf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动张掖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动张掖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4年 7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uly,2014 第 34卷 第4期 JournalofTianshuiNormalUniversity Vo1.34 No.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动 张掖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殷丽霞 (张掖市委党校 文化学教研部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 要:张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浓厚,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挖掘、继承张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 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张掖市社会经济 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张掖;文化产业;推动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4)04—0089—0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张掖作为古丝绸之 有序地存活下来 ,并扩散其影响,是完全可能的。 路的重要站点,衍生了众多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作为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地处 遗产,我们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是一个以裕固族 开发这条主线,不断利用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着力 为主体,汉、藏、蒙古、回等十一个民族聚居的自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借助市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治县,至今这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 的生存空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 和精神生活仍保存在一种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裕 进张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固族语言被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列为 “中国少数民族 濒危语言保护工程”全国试点抢救保护项 目,裕固 一 、 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族民歌、服饰、婚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裕固族 口述文学与语言等9个项 目被列 张掖经过千百年历史冲洗而留下来的非物质文 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 目和名录,成为 化遗产很脆弱,如果不坚持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就 全省在国家、省级保护项 目名录中列项档次最高、 会失去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魅力。所以,保护和利 数量最多的县份。[11同时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已创建 用好其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开发丝路资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现丝路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7项;培养国家级非物 (一)利用张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 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生态保护区 (村) 人 14人;建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 园区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不少 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 地方衡量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标准之一。从 训基地 1个、乡镇传承培训点8个、非物质文化遗 1988年起 ,文化部开始命名 “民族艺术之乡”、 产保护成果展示厅2个。2[1随着甘肃省华夏文明传 特“色艺术之乡”。二十几年来 ,全 国涌现出一大批 承创新区建设大幕的开启,为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建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的艺术之乡,促进了 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从而更好地保护 、记 当地社会文明的发展。这一行动有效地证明了利用 载、展示、研究原生态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建 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 区 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可在弘扬、开发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