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五
模块五 基于UGNX6.0模具数控编程
项目一 外壳注塑模具CAD/CAM之数控编程
根据模块二中外壳型腔设计中完成的成型零件——外壳定模型腔,(如图5-1所示)进行基于UGNX6.0软件,完成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1、基于UGNX6.0数控编程流程;
2、平面铣(PLANAR_MILL)、侧壁铣(FINISH_WALLS)、面铣(FACE_MILLING_AREA)的加工方法;
3、参考刀具清根铣(FLOWCUT_REF_TOOL)、等高轮廓铣(ZLEVEL_PROFILE)的加工方法。
图5-1 外壳塑件定模型腔三维造型
Task1.加工工艺方案确定
Stage1. 定模型腔结构分析
根据外壳塑件定模型腔模型,进行模具结构分析,模具型腔为直壁平底结构,型腔长度最大尺寸为114.57mm、宽度最大尺寸为100.5mm、宽度最小尺寸为64.33mm、深度最大尺寸为25.125mm、台阶深度为15.075mm、转接R为R1.86。
Stage2. 加工路线
(1)、平面铣粗加工型腔:立铣刀EM16_R2;
(2)、侧壁铣精加工型腔侧壁:立铣刀EM8_R2;
(3)、面铣精加工型腔底面:立铣刀EM8_R2;
(4)、参考刀具清根铣精加工型腔转接:球头刀BM3;
(5)、等高轮廓铣精加工型腔转接:球头刀BM3;
Task2.导入定模型腔模型
Step1. 在Pro/E4.0软件中,打开WAIKE.asm文件,在模型树中,点中定模型腔,在右键下拉菜单中,选择。
Step2. 选择下拉菜单 命令。
Step3. 在“保存副本”对话框中,在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WK_dingmo;在文本框中选取,单击对话框的按钮。
Step4. 在弹出“导出STEP”对话框中,在复选框中,打“√”号,单击对话框按钮。
Step5. 打开UGNX6.0软件,点击按钮,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在文本框中选择文件类型,选中WK_dingmo.stp文件,点击按钮,便可导入定模型腔模型到UGNX6.0软件中。
Task3.模型处理
Stage1.坐标系转换
Step1. 选择下拉菜单 。
Step2. 选择下拉菜单 在弹出对话框中,根据图5-2所示进行操作,其中指定矢量:选择X轴、指定轴点:设定(0,0,0),单击对话框的按钮,完成实体的旋转,Z轴正向与分形面法向一致,如图5-3所示。
图5-2 移动对象对话框 图5-3 旋转前后坐标比较
图5-4 拉伸对话框 图5-5 拉伸后实体
Stage2.填补型腔中小孔
Step1. 点击拉伸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根据图5-4所示进行操作,截面:选择模具底面小孔边线,方向:选择Z轴方向。单击对话框的按钮,完成实体拉伸,如图5-5所示。
Step2. 点击修剪体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根据图5-6所示进行操作,选择目标体拉伸的圆柱实体,按鼠标中间键确定,在后面框中选择,选择型腔内部平面,修剪箭头方向必需指向被修剪的一侧,如图5-7所示。单击对话框的按钮,完成实体剪切。
Step3. 点击求和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分别选择目标实体与刀具实体。单击对话框的按钮,完成实体合并。
图5-6 修剪对话框 图5-7 修剪选择的平面
Task4.创建数控编程操作
Stage1.进入加工模块
Step1. 选择下拉菜单 。
Step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平面铣按钮。
Step3. 单击对话框的按钮,便可进入加工模块。
Stage2.设置加工方法
Step1. 点击操作导航器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鼠标点中,在右键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按钮。(或单击创建方法按钮)
Step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粗加工按钮。
Step3.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