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 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哲学.doc
关于中国 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哲学
关于中国 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哲学 导读: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轨迹及价值,更可以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战略概念产生于军事领域,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笔者认为,战略主要存在于世俗化的人们的活动域界或实践中,即马克思所说的“客观”或实 摘要:战略思想或战略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张力的重要环节,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看战略思想,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策略论。从中国 几代领导人对革命或建设理由的认识与理论创新成果看,既是锁定在战略层次与视域,也是特殊时 由的哲学形态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在战略思想层次与平台上更是彰显着经济哲学价值。
关键词:中国 ;战略思想;政治哲学;经济哲学
1007—5194(2009)06—0184—05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笔者认为,如果用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的世界全体与战略的视角来理解 同志的论述,就可以帮助我们中国 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哲学由的好帮手..提供, .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视域看中国 的战略思想,就不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轨迹及价值,更可以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战略概念产生于军事领域,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笔者认为,战略主要存在于世俗化的人们的活动域界或实践中,即马克思所说的“客观”或实践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为确立客观性指向实践视域奠定了无可争辩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这样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活动是有范围的,人们的交往只能在活动范围内形成,所谓“自然界”必须转化、外化为可以感知的环境存在才有实际作用,思想也只能在这些被抽象出来的“现实”、“历史条件”中存在,才有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把共产主义与世界普遍交往相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的战略视野、战略思维。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提出了将俄国革命实践中遇到的实践理由同世界革命的全局联系起来。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理由》中指出,战略就是研究全局理由。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逻辑,提出了俄国特殊国情与世界一般或全局的关系,创立了战略思维理论。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列宁站在帝国主义时代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在《 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需要几个文明国家工人阶级同时行动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同样是立足战略层面的。他在“四月提纲”的重要文献《远方来信》中,把帝国主义战争称之为革命的“万能的‘导演”。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策略应建立在对这种战争现实的认识上面;后来,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必定性、合法性的客观依据。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实践的战略平台上进行的。此后,从 到 的理论创新,同样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这种实践的战略层次的“路径依赖”。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首先弘扬了列宁指导实践立足于战略思想层次的传统,这是 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由。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 将中国社会矛盾及结构与世界矛盾联系起来分析,这就是立足世界全局看中国。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 从世界矛盾与中国矛盾格局的战略高度,分析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后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理由》、《论持久战》、《新 主义论》等论著,都反映了 指导实践的战略立足点与战略思维,正基于此, 思想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立足点仍然是发展的战略全局。 及时洞察了世界时代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发展的时代变迁,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他还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与逻辑全局,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无不是对中国与发展全局即战略的新认识的产物。
区别实践的全局层次,不仅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同时也是理论发挥实践指导性的主要“域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