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第一章 高频文言实虚词核心突破 第二节
* 第二节 高频文言虚词核心突破 以 1.介词 (1)表原因。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在”。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依据、凭借、按照。如: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余船以次俱进。 (4)把、用、拿。如:a. 以为轮,其曲中规。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连词 (1)表示并列、修饰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如:a.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b.樊哙侧其盾以撞。 (2)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以便。如:a.举所佩 玉玦以示之者三。b.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3)和“上”“下”“东”“西”“往”等连用,表示时间、方 位、数量的界限。 如:召有司按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动词 认为、以为。如:皆以美于徐公。 4.副词 通“已”。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为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wèi)。 (1)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a.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b.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表被动关系,介绍出施动者,读阳平声(wéi),可译为“被”。有时与“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如: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wé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与之呼应,可译为“呢”。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3.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根据宾语的不同作不同的解释。 如:a.尔为尔,我为我。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上述加点的“为”,应根据动词后所带宾语的不同,分别译为“是”“形成”“当作”。 而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某所,而母立于兹。 2.动词,表比喻,译为“如同,好像”。如:军惊而坏都舍。 3.副词,译为“就、才”。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4.连词 (1)表并列关系。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表修饰关系。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表承接关系。如: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表转折关系。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表因果关系。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6)表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表假设关系。如: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其 1.代词 (1)代人,他,他的(他们的);代物,它,它的(它们的)。 如:a.秦王恐其破璧。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代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指你、你的。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4)相当于“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这、那或这个、那个。如: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2.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如:其如是,孰能 御之? 3.副词 (1)表示推测语气,译为“大概”“或许”。如: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表示祈使,译为“还是”。如:吾其还也。 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a.徐公来,孰视之。b.燕、赵、韩、魏闻之。c.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上述三句里的“之”,分别代人(徐公),事(齐国修明政治的情形),物(酒)。 (2)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如: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动词,相当于“往”“到”。 如: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吾欲之南海,何如? 3.助词,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词(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如: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0章 专题七 几种计算浮力的常见方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6潍坊市高三二模试题(理综).doc
- 2016春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doc
- 2016片区评估等考核模算final.pptx
- 2016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第3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pptx
- 2016春八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清七 期末检测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6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五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24张).ppt
-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第2讲 圆周运动.pptx
- 2016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考试真题.docx
最近下载
- 施工企业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及奖惩办法.pdf VIP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教案.pdf VIP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4627.pdf VIP
- 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 横河flxa21两线制电导率变送器快速启动手册.pdf VIP
- 图集规范-天津图集-12J5-1图集(2012版)平屋面 DBJT29-18-2013.pdf VIP
- 第2课+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体育+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第12课 闭环控制助稳定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pdf VIP
- 生命教育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