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学 第一章 引论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气候学 第一章 引论专用课件

NW N S W E SE SW NE 地面风向表示方法 在地面天气图上,用下列图示来表示风,风尾长划风速为4米/秒,即风力为2级,短划风速为2米/秒。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风尾和风旗均放在风杆的左侧。 西南风5级 东南风12级 天气图上风的表示方法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物的可见聚合群体,底部不接触地面(如接触地面则为雾),且具有一定的厚度。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将地平以上全部天空划分为10 份,为云所遮蔽的份数即为云量。例如,碧空无云,云量为0,天空一半为云所覆盖,则云量为5。 云 量 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米(m)或千米(km)表示。 能见度 空气状态方程 对一定质量的空气,其P、V、T 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例如,一小团空气从地面上升时,随着高度的增大,其受到的压力减小,随之发生体积膨胀增大, 因膨胀时做功,消耗了内能,气温乃降低。这说明该过程中一个量变化了, 其余的量也要随着变化,亦即空气状态发生了变化。如果三个量都不变,就称空气处于一定的状态中,因此研究这些量的关系就可以得到空气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空气状态常用密度(ρ)、体积(V)、压强(P)、温度(t 或T)表示。 气象上常用的状态方程为P=ρRT,其中P为压强,ρ为空气密度,R为比气体常数,T为气团的温度。 对于一团干空气而言,Rd即干空气的比气体常数为Rd=0.287J/g.k。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特别是含有经常发生变化的水汽,因此上式中的R就不是一个固定值,湿空气的状态方程就不能写成上述的简单形式。 状态方程式 湿空气的状态方程为:P=ρRdT(1+0.3e/p) p为湿空气压强,e为水汽产生的压强 问题: 假设有两块压强、体积、温度均都相同的干空气和湿空气,谁更重一些? 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气象学 气候学 气候系统 气象要素 饱和水气压 相对湿度 露点 一个大气压 能见度 二、基本问题: 1、举例说明气象学与气候学和自然地理其它分支科学之间的关系 2、大气上界的划分方法 3、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4、各种湿度表示法的意义 5、地面、高空和地面天气图上风的表示方法 6、干、湿空气状态方程表达式,虚温的表达式和意义。 水 汽 ⑴来源: ⑵分布:①垂直 ②水平 ⑶性质与作用: 思考题: ①为何雨前闷热,雨后凉爽? ②为何有云的夜晚比无云夜晚暖和? ⑴成分 ⑵作用 大气气溶胶粒子 ⑴概念 ⑵两种烟雾类型 ⑶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污染 伦敦烟雾污染事件 (二)大气的结构 大气层高度(大气的上界)的确定 ⑵密度上界——2000-3000千米 ⑴物理上界——极光----1200千米 (二)大气的结构 ①气温湿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 ②大气中的扰动程度; ③不同程度上的电离现象。 大气的垂直分层 散逸层(外层)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对流层 对流层特点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下界为地面,集中3/4大气,90%水汽,日常所见的大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也是对人类生活、产生最有影响的层次。 ①气温随着高度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乱流运动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特点又可分为三层。  下层:又称摩擦层或扰动层。它的范围自地面到2km高度。下层受地面强烈影响摩擦作用、湍流交换十分明显,各气象要素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由于本层的水汽、尘粒含量多,因而低云、雾、霾、浮尘等出现频繁。 中层:从摩擦层顶到6km左右高度。这一层受地表影响较小,气流的状况基本上可以表征整个对流层空气运动的趋势。大气中的云和降水现象大都产生在这一层。  上层:从6km高度到对流层顶。由于这一层离地面更远,受地表影响更小,水汽含量极少,气温常在0℃以下,各种云多由冰晶和过冷水滴组成。在中、低纬度地区上层,常有风速>30m/s的强风带出现。 此外,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有一个厚度为数百米至1-2km的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此层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变化很小,甚至无变化。这种温度的垂直分布抑制了对流作用的发展,上升的水汽、尘粒多聚集其下,能见度变坏。对流层顶的温度在低纬度地区平均为-83℃,在高纬度地区约为-53℃。  ①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自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上升,到平流层顶可达-3℃左右,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的特征,主要是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强烈吸收。虽然25km以上臭氧的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