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防培训教材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防培训教材专用课件

防护用品及其使用 七、呼吸防护器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防护器具 的选用 对于狭小的有限空间作业,不宜选用空气呼吸器,根据现场条件可选用长管呼吸器,对不适宜选用长管呼吸器的,必须选择采用外接风源,高强度送风管的呼吸器具(如压力式长管呼吸器具)。 2.佩戴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 3.有毒区的氧气占体积18%以下;或有毒气体浓度占总体积2%以上时,则滤毒罐不能起防护作用。因此,使用前应进行作业区有害气体浓度检测。 4.5#滤毒罐标有罐的总重量,药剂极易吸潮失效,每次用前需重新称量,当罐总重量超过原重量20克时,应停止使用。 滤毒罐色别的选择 应根据GB 2890-82《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对象举例选择相应色别的滤毒罐。 1L号罐,绿加白道,氢氰酸、光气、苯、溴甲烷、二氯甲烷、毒烟、毒雾。 1号罐,绿色,氢氰酸、光气、苯、溴甲烷、二氯甲烷、磷化氢。 3号罐,褐色,防有机气体,如苯、氯气、丙酮、醇类、苯胺类、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甲烷、氯仿、溴甲烷、硝基烷、氯化苦。 4号罐,灰色,防氨和硫化氢。 5号罐,白色,防一氧化碳。 6号罐,黑色,汞蒸气。 7号罐,黄色,防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氮的氧化物。 8号罐,兰色,硫化氢。 巴固滤盒 防尘滤盒等级:P1、P2、P3 P1:过滤效果低于95% (惰性物质颗粒) P2:过滤效果97% (低毒性颗粒) P3:过滤效果达到99.95%(有毒颗粒) 巴固滤盒 防毒气滤盒等级:等级1、等级2、等级3 等级1:吸收能力低,最高允许毒气浓度0.1%(与半面罩相配使用,过滤效果良好) 等级2:吸收能力中等,最高允许毒气浓度0.5%(中等容量滤盒250、300、450cc)与全面罩相配使用 等级3:吸收能力高,最高允许毒气浓度1%(大容量滤盒1800cc) 巴固滤盒 长管式呼吸器的使用 长管呼吸器使用方法 1)佩戴长管呼吸器前先检查整套长管呼吸器外表有无缺损,检查面罩视镜是否干净,然后取下面罩戴在头上用手捂住吸气口,如感到憋气,则证明该面罩气密性良好,可以使用,否则查明原因或另换面罩。 2)面罩接上长管将长管吸气口堵上,用力吸气,若感到憋气则说明长管气密性良好可用。 3)导气软管的进气端应放在远离有毒区域空气新鲜的上风口,进气口离开地面5cm以上并固定上,设专人看护。软管要平直,不得打折,严禁被压踩,使用人员在作业中也要注意不要踩到自己或他人的软管,使用中也要防止锐物割破导气。 4)面罩及导气管不得粘带油脂;不得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长管呼吸器。 5)使用过程中严禁摘下面罩,口内有异味,立即停止工作,撤离有毒区。 使用口诀 打开瓶阀看压力,260到300为正常 关上瓶阀试气密,1分钟压降小于20 轻点供气阀试报警,55±5必须响 调节肩带与腰带,佩戴面罩试气密 连上气阀开瓶阀,常看压力听报警 三、使用 1.把气瓶阀完全打开,检查气瓶压力到位,整套呼吸器已可使用。 2.注意经常查看压力表,在报警开始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四、使用后 1.同时按供气阀的2个按钮卸下供气阀。 2.用拇指搬开头带扳扣,使束带放松;将拇指插入面罩和下颚之间,小心将面罩朝上脱下,拿下面罩。 3.关上气瓶阀。 4.按供气阀的控制按钮排空整个系统。 5.松开腰带 6.松开肩带,小心卸下整套呼吸装置。 ? 通过对炼厂各生产单位(仪表、钳工、电修、车队除外)岗位员工接触影响职业健康生产性危害因素调查情况的统计,数据如下: 接触低温:男58人,女102;接触放射线:男15,女10人;接触粉尘:男144,女116;接触腐蚀性物质:男89,女96人;接触高温:男187,女106人;接触易燃易爆物:男263,女144人;接触有毒物质:男352,女234人;接触噪声:男287,女188;接触窒息性气体:男42,女23人。 中毒窒息 ● 进入该区域 个体防护缺陷 有害物超标 ● 未戴防护用具 防护用具使用不当 防护用具失效 存在有害物释放源 通风缺陷 检测缺陷 六、中 毒 预 防 防中毒综和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①加强领导,重视防毒工作。 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法规和标准。 ③合理组织劳动,尽量减少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时间,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 2防毒技术措施 防毒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在生产中尽可能使用低毒物料,采用能够消除或减少生产性毒物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实现消除或降低毒物浓度、预防职业中毒的目的。 ①消除毒物脱离接触,采用可弃掉有毒物质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使工人脱离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实现第一级预防是实现预防职业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②控制和降低毒物浓度,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直接关系到职业中毒的发生,因此,降低作业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将其恒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