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软素质”预防未成人犯罪问题初议.docVIP

“软素质”预防未成人犯罪问题初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素质”预防未成人犯罪问题初议

“软素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初议   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我国,物质财富逐渐满足了国民日益享受需求的需要,但是,物质条件的富裕,并不等于人们精神文明境界、素质的提升。传统的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讨的大多为“硬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提高“软素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软素质”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道德风尚、人文素质、素质教育、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蚀等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一、透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   据某县人民法院统计显示:以2003—2005年三年时间为例,一审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总数为199人,抢劫罪107人,占53.8%,盗窃罪60人、占30.2%,伤害罪27人、占13.6%,其他犯罪5人,占2.4%。2004年与2003年比增38.5%,2005年与2003年、2004年分别比增38.46%和4.17%,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幅度。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原因分析   14周岁到18岁周岁正是未成年人的花季年龄,他们思想动荡、认识朦胧、心理素质较差、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低下,对他们的犯罪深层次原因要认真进行的分析。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断代”的显现。著名科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五千年的黄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可是,在1912年1月19日,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在当时也许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可是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札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特别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以孔子儒家学说的全盘否定,大搞文化虚无主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灾难,其“余毒”至今“阴魂不散”,出现了对近年来倡导诵读中华经典文化的学者、教授,冠予“复古”,至今不承认废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严重后果。马来西亚华裔学者认为,如果不对两代人实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那末,该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就面临着忘却和失传的危险。现在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中中国优秀传统经典著作的比重逐年下降。正如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常委以016号正式提案指出的那样:“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式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接脱离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对本民族悠远的历史失去承继。   2、中华良好道德风尚失缺。近年来,追逐物质基础建设,忽视道德建设,错误地认为:物质财富丰富了,人的道德品质也会自然得到提升,“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违法乱纪、见利忘义、骄奢淫逸” 就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有些所谓普及市场经济的教科书难以看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内容,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未成年人盛行,在生活中逐步淡化道德修养,逐步淡化文明礼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严重影响着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他们物质财富不能满足欲望时,往往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电脑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大。作者认为,已经看不出电脑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益处”何在?如果说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民众带来得是身体的摧残、国力的衰退;那末,电脑网络游戏则是二十一世纪毒害未成年人的“精神鸦片”,它的副作用丝毫不亚于帝国主义十九世纪对华发动的鸦片战争。一个未成年人一旦迷恋上电脑网络游戏,失去的是少年君子,保留的则是暴戾恣睢。   3、人文素质缺陷。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强化。家长、学校注重的是孩子的知识教育,不管是学钢琴,还是学古箏,一定要考级,下围棋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声乐等是青少年宫的常备项目,学它为的是升学时加分。应试教育只是教会使用材料、工具,一个具有高学历的而不具备对人的关怀的人,是典型的人文素质缺陷。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头子、日本军国主义战犯他们很多也会弹钢琴、有的甚至还有博士学位等等,但是他们草菅人命,发动了使成千上万人蒙受灾难的战争。所以,一个人接受教育并不等于这个人就具备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反思我们的应试教育重智育而轻德育,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人文素质培育。当前,人文素质还十分缺乏感恩教育,致使未成年人只有索取,没有回报,普遍怀着对社会冷漠,对父母亲冷漠的心态,不仅没有感恩之心,还抱着一股莫名的怨恨。一个对父母亲都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