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全解读(扬州晚报版)参考资料
江苏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全解读(扬州晚报版)
专家认为今年高考正在向2008年新高考方式过渡
编者按:江苏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昨天已陆续分发到我市高三师生手中。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微调部分融入了新课改的内容。专家们认为,2007年是江苏新课改前最后一次高考,因此今年高考命题上总体保持平稳,并表现出向新课标靠拢的趋势。
语文:现代文阅读强调语言品味
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如下
1、语言文字应用,6题,24分。
2、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
3、古代诗文阅读,5题,26分。
4、现代文阅读,8题,34分。
5、写作,1题,60分。
专家解读
扬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陈桂华老师在《考试说明》没有出来之前,就已在元月20日至21日南师大召开的“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研讨会”上知道了变化的内容。何永康(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长)、骆冬青(去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者)、吴锦(资深命题者)、蔡肇基(资深命题研究者)四位专家与会作了报告,近500名高三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专家们分析了06年高考语文试卷,研读了08年语文考试大纲,对07年高考作了展望,提出了07年高考语文应考的基本对策,即重视基础,重视赏析,重视探究。同时对即将下发的《考试说明》有变动的部分作了具体阐释。
陈老师分析道:一、语文基础知识
由06原来的4题变为3题,取消了原第2题——字形辨析。第1题仍为语音辨析选择题,第2题将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第3题为病句辨析。(注:江苏卷词语辨析不涉及熟语。)
二、科技文阅读
由06年的3题增为4题。命题方向:1、重要词语的理解;2、重要句子的理解;3、信息筛选;4、推断。(注:科技文分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根据去年江苏卷科技文阅读的内容和专家的言外之意,考社科类的可能性很大。)
三、文言文阅读
命题方向:1、实词;2、虚词(江苏涉及“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共12个);3、信息筛选;4、想象推断。(注:阅读材料一般是记叙类文言文,所以考人物传记的可能性大。)
以上三项为选择题,共10题,30分。
四、翻译
3题9分。(注:一般在出选择题的那段文言文材料中出,专家们不大赞同另找语段,因为翻译需要根据语境答题。)
五、古诗鉴赏
以唐宋诗词为主。(注:原来是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出其他的。鉴赏时要对整个诗词有基本理解,有一题的答案可能会兼顾全诗。)
六、名句名篇
4分课内,2分课外。课内要求背诵的是以下13篇:《劝学》《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节选)、《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注:名篇也向名句靠拢。所谓“名句”,是指思想内容健康、富有哲理,艺术特点鲜明的。)
七、现代文阅读
22分,所选材料以文学大家的为多。(注:选材趋势是议论性、杂文式文章和文艺性散文。)
八、语用题
3题,15分。出题方向 1、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仿写。3、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注:“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是今年新增要求。)
九、作文
不大可能再考“以……为话题”。可能是命题如2006年上海卷,可能有提示语如2006年天津卷。但是,也不大可能倒退回原来的限制文体的命题作文,所以可能会出一个题目,或半命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叫标题作文。高考作文的命题,限制与开放是一组矛盾。不开放,不能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写作,考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来;不限制,什么内容都可写,则宿构、抄袭又必泛滥成灾,看不出考生写作的真实水平,有失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而限制必然影响开放,因此协调限制与开放的关系,把握一个最合适的度,是高考作文命题者追逐的目标。今年高考对写作的要求有了新变化:“写字、运用标点符号要求规范、正确,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
市教研室教研员王安琪老师认为今年高考的阅读理解更强调作品的语言表述,从文章出发,对作品中情感和形象作整体的感知和把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基本表现力,从中强调语言的品味。把原先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变成了注意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科学性和逻辑严密性、语言准确性,由过去笼统的要求变得明晰而具体了。
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语文考分的增长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如果3条题9分能全拿,则会明显地提高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