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雪教案 完稿参考资料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课题 沁园春雪1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第 课时 课程标准解读 诵读现代诗词,阅读理解作者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感情。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在考试说明中的地位 能够理解诗中各种意象的含义,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北京中考试题的呈现 选择或填空题(约5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一、初二两年的现代诗歌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现代诗歌有了基本理解,可尝试自学为主、小组合作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教学重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教具 多媒体、学案 授课类型 新授 板
书
设
计 沁园春雪
总写之景意境壮阔? 上阕写景:?
具体实景? ?动静结合??江山娇??
想象之景? ?艳丽多姿?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二、
了解
文常
三、
朗读
课文
初步
感知
四、
疏通
文意,
理解
把握
五、内容小结:
六、
当堂检测:
七、
作业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
《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2.投影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背景及作品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又领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战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气势磅礴,旷达豪迈;议论,纵贯古今,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抗战胜利,蒋介石假意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和平谈判。毛为了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与周恩来飞抵重庆,与蒋谈判。期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就把10年前写的《沁园春.雪》抄给他。柳和了一首,发表在《新华日报》,不久《新民报》发表了毛词,引起各方关注和反响,迅速在人民当中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据说蒋还暗中组织写词高手,填写“沁园春”词,可没有超过毛词的。于是他恼羞成怒,指使一些反动文人进行诽谤和攻击,但终于被赞扬这首词的正气给压下去了。
3、介绍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
读准字音
读准停顿
读出情感、语气
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 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于毛泽东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
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了雄奇壮美的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