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doc

  简述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 简述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 导读: 摘要:传统的唐卡鉴赏与解读都是基于视角,容易将其技术和工艺化,但在唐卡原本的作用里,就包含了看与被看二者的共存和共生。论文运用视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凝视”,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论文资料由.organ)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神的凝视”(Sacred gaze)。他认为,在视觉文化的学术背景之下,观看(seeing)活动与“假设、倾向、习惯和常规、历史关联及文化实践”⑥有关。他说:   “神的凝视这个词指明了观念、态度,及形成宗教观看行为的习惯的特定轮廓,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一种神圣注视是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观看耗费一幅画、一个观者,或者一种带着精神作用的行为。”⑦   摩根的理论来自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凝视”。英国的福尔莱对其总结得好:“对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大部分是以精神分析学为中介)来说,凝视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感觉的概念。它所涉及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关于观看机能,或是在某种物质层面上的映像过程,尽管此两者也是整个凝视概念的一部分。凝视的概念既涵盖了观看行为,也包括了被看的行为,既是感觉的过程,也是赋予作用的过程;既是呈现于眼前的事物,同样也是进入或是离开此种视像(或者说主观)区域的事物。” ⑧以及“凝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显示权力与制约,知识与能力的力量。更多是占有它,而不是简单地仅有观看的能力它让主体与自身,与他者的关系得以正当化。有了凝视,就等于存在,或者换句话说,被他者的凝视来辨认,也就是获得在场感”⑨。   这是一个暂时不用考虑观者的视角,一如上面这段话所揭示的,借用罗兰·巴特用在结构主义中的词语,“锚定”,也就是与图像以及观者之间的关系被“锚定”。⑩   这一点在偶像崇拜的宗教艺术里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佛陀是唯一,而观者则是芸芸众生。观者是谁?甲乙丙丁已毫无作用,甚至连画师也是多余,B11宗教的神圣感在这种主体缺失的观看关系里油然而生 3 4 5 6 简述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 导读: 。这在晒佛的场景里最为明显,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在整面山坡展开,佛祖慈祥地看着朝圣的信徒,而信徒有如蚂蚁一般黑压压地匍匐在他的脚下。在这个场景里,是谁在看谁?是我们在观礼佛,还是佛在看我们?在看与被看的互换之中,作用就产生了:人的渺小、佛的伟大,宗教的庄严神圣在这个场景凸显,构成了一个间性的观看世界。B12   在传统绘画理论中,眼睛是人物传神的关键。成语“点睛之笔”的原型东晋顾恺之B13所说的“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B14就代表了中国古代画家对于眼睛描绘能够传神的重视。这里“阿堵”指的就是眼睛。他还说“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也是强调眼睛能表达人物的精神和感情状态。比他更早的汉代的贾谊在《道德说》中说:“鉴者所以能也,见者,目也。道德施物,精微而为目。是故物之始形也,分先而为目,目成也形乃从。是以人及有因之在气,莫精于目,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故能见也。由此观之,目足以明道德之润泽矣,故曰‘泽者,鉴也’。”B15   在西方,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Plotinus)也曾提出肖像画最重要的是眼神,因为眼神能够反映心灵。B16西方的文学艺术批评也一直把文艺作品中人物的眼睛看作是“心灵的窗户”。眉眼之神是唐卡艺术的灵魂。它在眉眼的“神的凝视”中蕴含着无限的慈悲,彰显着对人的关怀,也以“无”来开示佛境的万千意涵。   开眉眼是唐卡画师的绝活,据说“单脉相传,不轻易示人”B17。“眉眼开好了,唐卡就更成功,如果开不好,本来已经画好的唐卡等于失败了。”B18不过“开眉眼”只是一个统称,指的是五官的描画。开眉眼在唐卡绘画中尤为重要,要挑选良辰吉日,画师觉得身体清爽的时候才能进行。B19实际上,佛陀、菩萨、天女、俗人的眼睛在唐卡里都是不同的,而且同一尊像在走、行、坐、睡时候的眼神也不一样。B20   寂静相的佛像有一种叫做“玉见”B21的眼形。此眼形有如横卧之弓,上眼睑的中间部分向下眼睑的方向凸出一个弧度,挡住了眼珠的上下边缘。当我们凝视这对眼睑下垂的双眼,安详温柔的感觉立刻笼罩过来。而仔细看时,发现眼睛虽然微眯,眼神却是温和地凝视着观者。这种眼形在唐卡画师那里是表现了佛像“什么都能看见”B22。“玉见”的眼形眼角有两种方向:两端下垂或者两端上翘。下垂的眼角略显严肃,像是佛像凝视之时若有所思。观此眼形,观者的心境也平静下来,仿佛随着佛像的视线往内心自视。对视之际,躁乱的内心渐渐平复。这就是佛教的信仰力量,不在于神佛为你做什么,其只是引导你开掘自在的菩提心,唤醒自己内心的力量。而上翘的眼角喜气难掩却又若隐若现,佛像直视观者,像是赞许又好像有所节制,眼神温和,却有说不出的强大力量。与这样的眼神对视,观者再骄傲的内心也顿生谦卑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