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测定禾谷类粮食水分用160±2℃,烘干20min;测定油料和豆类水分用130±2℃,烘干30min。 3.1 仪器和用具 ?? 隧道式烘箱,秒表。 ? 3.2 试样制备:同1.2。 3.3 操作方法 3.3.1 定温 放平仪器,将温度计插入烘干室内,使水银球距烘盒口约1cm,接通电源进行定温 3.3.2 烘盒称样 将干净的烘盒向烘干室内推进三个,到10min后再推进一个,这时先推进的烘盒有一个被推出隧道,将这个烘盒放在烘箱上的称盘内,加10g砝码,调整象限秤上的螺丝,使指针指向标尺的零点。取下砝码向烘盒内放入制备的试样,增减试样使指针停于零点为止。再将称好的试样均匀地分布在烘盒内,推入烘干室,关闭左门,同时计时。 ???? 3.3.3 烘干试样 160℃,20min,每隔6min40s向烘干室内推进一个称有试样的烘盒; 采用130℃烘30min法时,每隔10min推进一个称有试样的烘盒。待推进第四个试样盒时,第一个试样盒的烘干时间已到,即被推出到称盘上,拉下天平指针的固定托杆,观察指针所指出的数值,即为测定的水分百分率。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 4 两次烘干法 粮食水分在18%以上,大豆、甘薯片水分在14%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采取两 次烘干法。 4.1 第一次烘干 ????称取整粒试样20g(W1准确至0.001g),放入直径10或15cm、高2cm的烘盒中摊平。粮食在105℃温度下,大豆和油料在70℃温度下烘30~40min,取出,自然冷却至恒重(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5g),此为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W1) 4.2 第二次烘干 ????试样制备及操作方法与1.2和1.3同。 ??? 4.3 结果计算 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时按公式(3)计算: ?W × W2 - W1 × W3 水分(%) = ──────────── × 100% ------ (3) W × W2 ????式中:W--第一次烘前试样重量,g; ?????W1--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g; ????W2--第二次烘前试样重量,g; ???? W3--第二次烘后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第四节 粮食灰分测定 1. 550℃灼烧法(标准法) 1.1 仪器和用具 高温电炉;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瓷坩埚: 18~20ml;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坩埚钳:长柄和短 1.2 试剂 0.5%三氯化铁蓝墨水溶液。 ??1.3 操作方法 1.3.1 坩埚处理 先用三氯化铁蓝墨水溶液将坩埚编号,然后送入500~550℃高温炉内灼烧30min至1h,取出坩埚放在炉门口处,待红热消失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冷却、称重(W0),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02g为止。 ???? 1.3.2 测定 用灼烧至恒重的坩埚称取粉碎试样2~3g(W, 准确至0.0002g),放在电炉上错开坩埚盖,加热至试样完全炭化为止。然后把坩埚放在高温炉口片刻,再移入炉膛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在500~550℃温度下灼烧2~3h。 在灼烧过程中,可将坩埚位置调换1~2次,灼烧至黑点全部消失,变成灰白色为止。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烧30min至恒重(W1)为止。最后一次灼烧的重量如果增重,取前一次重量计算。 1.4 结果计算 ????灰分(干基)含量按公式(1)计算: W1 - W0 灰分(干基%)= ---------×10000 -------- (1) ???W(100-M) ????式中:W0 -- 坩埚重量,g; ??????????W1 -- 坩埚和灰分重量,g; ??????????W -- 试样重量,g; ??????????M -- 试样水分百分率,%。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03%,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2 乙酸镁法 2.1 仪器和用具 ????2.1.1 细口瓶:100ml; ????2.1.2 移液管:50ml; ????2.1.3 玻璃棒; ????2.1.4 其余同1.1。 2.2 试剂 ????乙酸镁乙醇溶液:1.5g 乙酸镁溶于100ml 95%的乙醇中。 ???? 2.3 操作方法 2.3.1 坩埚处理 将坩埚编号后在800~850℃温度下灼烧30min,冷却称重,再灼烧冷却称重至恒重(W0)。 2.3.2 测定 称取粉碎试样2~3g (W)+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定手机使用协议书.docx VIP
- 隐形矫正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解析版.pdf VIP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pptx VIP
- 《Rubis软件2017版》操作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08CJ17快速软帘卷门 透明分节门 滑升门 卷帘门.pdf VIP
- 消化内科-病历讨论.pptx VIP
- (⼈教2019版)化学 选必1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SHT 3525-201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范.pdf VIP
- Q/CRRC J26-2018-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和限用物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