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古代汉语(下).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古代汉语(下)

第二讲 古代汉语(下);第一课时 伯克段于鄢 ;郑 伯 克 段 于 鄢;?;《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 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它及《谷梁传》、《公羊传》合称 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 秋》的。; 《春秋》简介;背 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及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一、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1、“武姜” 2、郑庄公 3、共叔段 4、祭仲 、颖考叔 ; 亟(qì)请(第1段) 虢(guó)叔(第2段) 祭(zhài)(第2段) 不义不暱(nì)亲近(第4段) 具卒乘(shèng)(第5段) 洩洩(yì)(第8段) 遗(wèi):赠送(第8段); 三、字词句分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 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1)虢叔死焉,焉,课文中释为死于是,死在那里。 2)他邑唯命,唯命,“唯命是听”的省略。是,复指前置定语。照您的意思去办。 翻译: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儿,其他地方都可以唯命是从(照您的意思去办)。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都邑,城:古义,本义指城墙,唐之后指城市。);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及大叔,臣请事之。??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1)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句? 厌,满足. 翻译:姜氏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 2)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若,介词,对. 之,代词,这件事. 何,怎么办? 翻译: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君王将对这件事怎么办? 3)不义不暱,厚将崩 (昵:通黏,指亲附,团结。厚:指土地扩大)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1) “完聚”的古今词义悬殊大。 完,今义: 尽,没有了. 古义:修治城廓 聚, 今义:会合,集合. 古义:积聚粮草,;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羹,带汁的肉。现在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说明词义指向转移。遗:赠送) 2)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地道,名用作动词,挖地道) ;四、层次结构 一、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矛盾的开端)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共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共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   3、共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 ;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 四、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矛盾的解决) ????????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五、写作特色 ? 一、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