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重金属电化学检测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纺织品中重金属电化学检测研究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M. E. Dissertation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extiles By Zhan Yifang Directed by Professor LüShaofang June 2013 论文题目:纺织品中重金属电化学检测研究 专业: 物理化学 硕士生: 战艺芳 指导老师: 吕少仿 摘要 为了实现纺织品中重金属离子的便捷、低廉和现场快速检测,本文将电化学方法引 入到其中,主要是使用化学修饰电极,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现 已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探讨了铜在电极上的反应原理及条件,用微分 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对铜离子的检测,结果表明峰电流与铜离子浓度有很好的线 性,线性范围为 2.0 × 10-6 g/L~ 2.0 × 10-5g/L,线性相关系数为 0.948,最低检出限为 9.0 ×10-8 g/L;通过槲皮素与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 对铜离子的络合能力,通过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纺织品中的铜离子,在实验优 化好的条件下,峰电流与铜离子的浓度在 3.96×10-7 ~3.08×10-6g/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7 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469,方法的检出限为 1.62×10 g/L,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用于纺织品中铜离子的分析,平均回收率为 98.3 %;同时通过制备铋膜修饰玻碳电 极,优化实验条件,通过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纺织品中的铅和镉,该方法具有很高 的灵敏度,线性范围为 1.96~15.3×10-6 g/L,铅和镉的检测限分别为 0.3×10-6 g/L 与 1.05×10-6 g/L,可以满足各个生态纺织品标准所要求的检测限,对比传统的检测方法, 修饰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不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及各种精密 昂贵的检测仪器,因为具有进一步研究与拓展的意义。 关键词:纺织品;重金属;检测;阳极溶出伏安法;修饰电极 研究类型:重金属检测 Subject: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in textiles Specialty:Physical Chemistry Name : Zhan Yifang Instructor: LüShaofang ABSTRACT For convenient, cheap and on-site rapid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n textiles ,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it, and chemical modified electrodes wer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 f heavy metals in texiles by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Firstly preparation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by grapheme oxide(GO/GCE). studie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Ⅱ).It Suggests that using GO/GC E for the red ox of copper( Ⅱ) has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