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年度咸宁市高二期末考试(必修三)试题
绝密★启用前
咸宁市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这说明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 B.仁政治国 C.以德治民 D.严刑治民
2、董仲舒的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不仅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还使宗法等级制度拥有了天经地义的人性色彩。下列主张能够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独尊儒术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 D.大一统
3、宋代理学家说:“人为万物之灵,其虚明知觉之心,可以通夫天地之理,故人可以闻道。人而闻道,则是不虚为人也,故曰夕死可也”。此思想
A.宣扬了封建纲常思想 B.肯定了人的精神力量
C.指明了“灭人欲”的途径 D.批判了佛教的虚假性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表明他
A.要求实现国家的政治统一 B.极力宣扬“人性”解放
C.继承了儒学的经国济世思想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5、他认为“德性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追随德性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心灵’”。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6、卢梭说:“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称之为共和国;因为唯有在这里才是公共利益在统治着,公共事物才是作数的……确切说来,……服从法律的人民就应当是法律的创作者”。材料观点实际上强调了
A.共和国只能实行法治 B.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是由人民创造的
7、德国画家丢勒在听说路德去世(其实是误传)的时候,写道:“耶稣基督啊,为您的子民祈祷吧!及时给我们自由吧,使我们保有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所有虔诚的基督徒,和我一起深切哀悼这位受上帝启悟的人的去世,并祈祷另一位象他那样的人降临世间吧!”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丢勒与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保持了一致
B.路德成为人们信仰上帝的中介
C.丢勒把上帝奉为新的信仰对象
D.路德改变了耶稣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8、《朱子语类》中写道:“今人所以读书苟简者,缘书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简,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这一记载表明
A.阅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技术进步
B.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
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朱熹反对大量印刷经典书籍
9、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A B C D
10、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主角”身份构成
A.说明小说丧失了主流文学地位
B.反映了明代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C.表明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11、马克思认为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自人类有史以来,一种社会已让位另一种社会……所以,他满怀信心地预测,资本主义制度将让位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自然科学方面与马克思这一认识不谋而合的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电磁感应现象 C.生物进化理论 D.狭义相对论
12、张昭君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中说:“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使康有为等人觉悟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距,从而才破除了自我中心以及对旧文化的迷信”。这说明维新思想的传播
A.破除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使中国完全走出了封闭
C.否定了中国传统旧文化 D.有助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1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在近代中国,秉持这一观点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地主阶级洋务派
14、胡适说:“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若要造一种活的文学,必须要有活的工具…我们必须先把这个工具抬高起来。”材料中“活的工具”是指
A.民主 B.科学 C.白话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