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抗肿瘤药物用药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 抗肿瘤药物用药案例分析

第二十三章 抗肿瘤药物用药案例分析 第一节 常见肿瘤疾病 【诊断标准、分期】 肿瘤是与基因有关的疾病,由于遗传或外界的作用,正常细胞发生转变并形成克隆,造成无目的、自主的生长直至形成癌变,这一过程涉及多基因和多步骤参与其中。肿瘤发生的病因也很复杂,包括细胞DNA的改变、免疫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所造成的致癌环境等。因此,尽管对肿瘤的病因经过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但是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的诊断技术随之提高,甚至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提高了肿瘤治疗的成功率。肿瘤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学诊断。 临床表现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参考疾病发展的规律,一般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生化检测则主要指肿瘤标志物检查,这类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而合成、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提示了肿瘤在宿主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或癌基因的活化程度。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及核医学等,作用则有: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发现异常解剖病变和确定病变的解剖范围;病变区域的组织判定;追随观察治疗效果等。病理学诊断通过细胞学、组织化学、电镜、流式细胞术等一系列检查手段,为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了解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判断肿瘤的预后和选择临床治疗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肿瘤的分期应在治疗前完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方便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目前国际常用的TNM分期法为国际抗癌协会所制定,每个肿瘤类型都发布了具体的分期方案。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和范围;M代表远处转移的有无。在T、N和M后面加上数字以表示疾病的程度和肿瘤的范围。具体所指如下: 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不可测得;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T1、T2、T3和T4—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逐步增加。 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可测得;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N2和N3—区域淋巴结转移逐步增加。 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不可测得;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常用药物的分类与特点】 一般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激素及激素拮抗剂、生物调节剂及分子靶向药物等。每一类药物还可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生物化学结构或衍生物等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和分型。 1、细胞毒药物 1.1烷化剂: 药效学:烷化剂的细胞毒作用主要与它产生的极性分子可与细胞DNA发生相互作用有关。这种相互作用导致DNA分子编码发生改变,结果影响DNA的复制,最终导致突变或细胞死亡。 药动学:静脉制剂吸收分布迅速,多经肝脏代谢。口服制剂特点见表23-1。 表23-1 常见烷化剂的药动学参数 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 达峰时间(h) 代谢和排泄 半衰期 (h) 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25%~80%之间,平均为56% 初始为50%~60%,12h后为80%~90%。 2h 经肾排泄,13%为原型。代谢产物为一羟衍生物及二羟衍生物。 大于70% 其中90%为苯丁酸氮芥和苯乙酸氮芥的水解物。 74%~97% 在肝内经肾 4~6h 替莫唑胺 100% 15% 1h 经肾 1.8h 药剂学:口服主要为片剂,静脉制剂应用更为常见。 不良反应: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有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多次注射还可引起血管硬变或血栓性静脉炎,长期应用继发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有致突变或畸胎的作用,孕妇慎用。其中环磷酰胺还可导致膀胱毒性。 相互作用:与氯霉素、磺胺药、保泰松等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联用,可加重骨髓损害。 1.2 抗代谢药 药效学:是一类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与人体核酸合成代谢物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相似,通过影响核酸代谢发挥抗癌作用。包括: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嘧啶类,氟尿嘧啶等;嘌呤类,喷司他丁等。为周期特异性药,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 药动学:静脉制剂,吸收分布迅速,多经肝脏代谢。口服制剂特点如下: 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 达峰时间(h) 代谢和排泄 半衰期(h) 卡培他滨 大于70% 低于60% 1.5h 主要在肝脏和肿瘤组织中代谢转化;代谢产物主要由肾排出。 3-4h 甲氨喋呤 有剂量依赖性及个体差异。剂量<30mg/m280%;剂50mg/m220%~50%;剂量80mg/m225%。 50~70% 1~5h 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始初清除半衰期3.5小时,终末清除半衰期成人10.4小时 脱氧氟尿苷 1~2h 主要经肾由尿排出,进一步的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尿素,分别由呼吸道和尿排出。 2h 55%以二氧化碳形式由呼吸道排出,23%以原形和代谢物由尿中排出 5-18.6h 阿糖胞苷 20% 13.3% 2h 在肝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