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3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课件4 沪科版.pptVIP

2017年秋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3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课件4 沪科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3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课件4 沪科版

我国生产的部分基因 工程疫苗和药物 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乙肝疫苗等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基因工程得到的“超级细菌”能吞食和分解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   通常一种细菌只能分解石油中的一种烃类,用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超级细菌”却能分解石油中的多种烃类化合物。有的还能吞食转化汞、镉等重金属,分解多种毒害物质。 ◆植物基因工程 成果:培育出抗性植物,如: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 全世界有近200种转基因植物,我国有抗病毒烟草、 耐储存转基因番茄。 正在研究将预防乙型肝炎、龋齿等疾病的疫苗基因转入植 物,培育植物疫苗,以期通过食物获得疫苗接种。 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 不会引起过敏的转基因大豆 ◆动物基因工程 特点: ●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使受精卵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 ♀ × 成果: ●巨型小鼠(内含外源生长激素基因) ● (1)生产人源性蛋白质药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将所需要基因转入乳量高的牛、羊等家畜体内, 从动物的乳汁中获得人源性蛋白质药物。 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阿根廷) ●可以培育生产人源性蛋白质药物的动物(即动物基因工程培育的乳腺生物反应器) 转基因山羊 1998年初,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报道:中国科学家已经获得5只转基因山羊。其中一只母山羊的乳汁中,含有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蛋白——有活性的人凝血因子。 (2)获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动物新品种 耐不良环境的转基因鱼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在后代表现出来 C 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C 3.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 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 ④基因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转基因动物是指 ( )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B 五、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如致敏)? 转基因食品 安全吗?! 转基因安全事件 英国“普兹台事件”:1998年,英国罗伊特研究所普兹台教授说他的实验证明,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 转基因安全事件 美国的“斑蝶事件”:1999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在《自然》上发表文章说,一种转基因玉米可产生杀死害虫的花粉,而身为益虫的一种美州大蝴蝶食用了这种转基因玉米花粉后有44%死亡。 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植物某些全新的性状,增强了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能力,可能会成为某一地区新的优势种,并使新的基因大量扩散。 A、不能排除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性 抗除草剂基因等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或近缘杂交进入到杂草或半驯化植物中,结果产生出超级杂草。 B、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 转基因产品环境安全性 C、诱发病虫产生抗性 具有抗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其体内产生的抗虫蛋白可能使害虫产生抗性,使害虫变得更加难以防治。 转基因产品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某些损害。 (1)有毒物质 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可能编码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的蛋白质,或者编码出的蛋白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对宿主的代谢具有潜在毒性作用,并出现滞后效应或长期效应。 (2)过敏性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表达出过敏蛋白,可能会对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 ◆双刃剑——辩证的看待 ◆知情权——知悉和了解 ◆选择权——科学的选择 如何对待转基因生物产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