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VIP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语文试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这些诗歌着眼于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朝诗人开阔雄浑的意境集中表现在诗人追求和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宋词中也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打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畅所欲言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达,语言流利畅达。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虽然也境界博大,但是没有唐诗那种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   同是写愁,唐诗里的意境不同于宋词的意境。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有力、愁得气派。   而宋词里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如晏几道从富贵的巅峰上跌了下来,但是他不思改变,还是整日沉湎于花前月下、歌舞酒楼之中,将满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到词作中,如“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两同心》他的愁是把自己满身的感情寄托在红袖间,其意境不去理会世事,显得非常的狭窄。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唐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目的是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例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尖锐的问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诗以“诗史”著称,他被誉为“诗圣”,人们称他“抵死只忧时”、 “一饭未尝忘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李白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杜甫虽然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正是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揭露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矛盾,期盼统治者的改变,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而宋词里所表达的是微弱痛苦却又无奈的挣扎。如范成大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们无力改变,也无法做到像唐人那样一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选自《语文周刊》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与宋词的内在精神,各得其时,各擅其美。唐诗崇高雄浑,宋词痛劲婉丽;唐诗具阳刚之美,宋词具有阴柔之美。 B. 唐诗的特长之一是其有着慷慨报国、昂奋热悄的康迈气概;唐诗也因其痛斥时弊,有着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而闻名。 C.宋词虽不乏慷慨激昂的情志,但明显缺乏唐诗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如李白、杜甫诗句里的雄浑之气,宋词无法企及。 D.追求和实现理想表现出的精神,是唐朝诗人开阔雄浑意境的集中表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开阔雄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词中并非没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毫放词由苏轼始创,继而经辛弃疾发展时推向高峰,打破同为艳科的界限,畅所欲言。 B.唐诗里写愁的意境与宋同写愁的意境不同,即便同是唐诗写愁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如李白就比孟郊、温庭筠等愁得有力。 C.晏几道从富贵峰跌下来,但他仍沉于花前月下,将内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词中,这说明晏几道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 D.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足一番滋味在心头”,写的是宫廷生活,但所表现的则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唐人出于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如杜甫就是典型代表。 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以“诗史”著称。杜甫尽管自认为“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但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 c杜甫在安史之乱那些最昏暗的日子里,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他揭露矛盾旨在改变矛盾。这说明,他虽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 D范成大等人的一些词,反映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但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也无唐人那样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寻 车 安谅 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给明人来电话,说今天有要事,就不过来了。明人问:“你有什么要事? 留校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