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电缆专业常用仪表
题目4:测量10kV电缆U相对V相、W相及外皮的绝缘电阻 序号 项目名称 考核内容 1 绝缘电阻表的选择 选绝缘电阻表。 2 仪表使用前的检查 检查外观、牌证。 开路实验。 短路实验。 3 试验电缆实验前的检查 对电缆放电。 接地。 作安全措施。 序号 项目名称 考核内容 4 绝缘电阻表接线 各相未短接。 接线错误。 5 绝缘电阻测量 “L”线先接上。 不会读取测量值。 6 放电 放电 7 结果判断 计算结果。 8 安全生产 结束、清理现场。 题目5;使用绝缘电阻表对10kV电缆进行核相 序号 项目名称 考核内容 1 仪表使用前的检查 检查外观、牌证。 开路实验。 短路实验 2 试验电缆实验前的检查 对电缆放电。 接地。 作安全措施 3 绝缘电阻表接线 短接 绝缘电阻表接线 序号 项目名称 考核内容 4 核相 测量接线 测量 5 放电 放电 6 安全生产 结束、清理现场。 谢 谢 学 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章 第五节 电力电缆核相 要求;电缆线路连接的两端设备的相位必须相同。 一、核相的作用、原理 1.1 核相的作用; 1.2 核相的原理;用仪器、仪表测量 1.3 相位不同的危害;2010、4、22非同相合闸,电源室开关掉闸。 1.3.1 联络的两个电源相位不符。 1.3.2 电源相位不符,电机倒转。 1.3.3 电网无法合环并列运行。 二、不带电核相 2.1 直流电压表法; V 2.2 绝缘电阻表法 2.3 其他方法 用万用表、通灯等。 核完相作标记。 MΩ 三、带电核相 3.1 低压带电核相;同相电压为零 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有监护人员。4人 3.2 高压专用核相器 先电源侧,后待核电源。 雷、雨、风、雾等恶劣天气不进行。 实操题 1、电 缆 考题1 测量电压互感器高、低压绕组的绝缘电阻 1、绝缘电阻表的选择——(20) (1)选绝缘电阻表。 (2)仪表使用前的检查。 (3)作开路实验、短路实验。 2、测量前的准备——(20) (1)工装、护栏。 (2)停、验、放、挂、拆。 示意图 3、接线——(20) (1)原边短接、副边短接。 (2)按要求接线。(高压对低压及地、低压对高压及地) 互感器 L 兆欧表 E 4、测量——(30) (1)先摇后测。 (2)先撤后停。 (3)放电。 (4)结果判断。 5、安全生产——(10) (1)拆线。 (2)整理现场。 (3)仪表、导线归位。 考题2 钳形电流表 1、工作着装穿工作服——(5) 穿绝缘鞋,戴安全帽,戴手套。(安全) 2、使用前检查——(20) (1)外观检查:外观完好无损、表针动作灵活、钳口清洁、接触良好。 (2)检查钳形电流表的使用合格证,应在合格期内。 3、测量操作——(30) (1)测量时应先将转换开关置于最高档位处。 (2)测量电缆中的电流时,每次只能钳入一相导线,尽量远离其它相导线及带电设备。 (3)测量5A以下电流时,把导线向同一方向缠绕几圈钳入钳口,实际值等于实测值除以导线匝数。 (4)读数正确。 4、安全注意事项——(25) (1)需要改变档位开关时,钳形表必须退出被测试导体,以防“开路”产生高电压。 (2)观测表计时,人体、头部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测量各熔断器和低压母线电流时,相间用绝缘材料隔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 (4)测量完毕后,应将量程开关置于最高档处。 5、文明生产——(20) (1)测量中未发生短路或接地情况 (2)测量中操作正确,熟练 (3)操作中无仪表、设施损坏 (4)操作完毕,仪表放回原处 考题3 万用表使用 1、测前检查 (20) (1)万用表外观检查。 (2)机械调零。 (3)分别检查万用表的(低电压、高电压)电池是否符合要求。(欧姆调零) (4)表笔位置应正确。(红表笔在“Ω”位,黑表笔在“*”位。) 2、电阻测量测量——(20) (1)正确估算电灯泡的阻值。 (2)倍率档选择顺序正确,应是指针接近刻度盘的中心位置。 (3)测量方法正确。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