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大气 地形与火
第十一节 火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在生态系统中,火既是一种自然因素,又是人类增加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火的特性:强度,大小,频度和周期。 (1)火的强度 低强度:只烧掉地表的枯落物和枯草,而对林木危害较小。裸露地表利于种子发芽生根,对森林更新有促进作用。 中强度 高强度:烧毁林木,破坏林分结构,甚至烧毁整个森林。 (1)火灾频度与火灾周期 火灾频度(fire frequency):一个地段上在一段时间内火灾发生的次数。 火灾周期(fire cycle):指一个地区的火灾呈周期性发生时两次火灾之间的年限,又称为火灾间隔期或火灾轮回期。 可燃物积累的多,火灾可能性大。 火灾周期小于优势种结实年龄,则群落物种会出现替代。 (一) 火对生物的作用 1)火的有益作用 A. 加速枯枝落叶的分解。 B. 有利于抗火物种的自然更新。 C. 有利于耐火物种在竞争中获胜。 D. 有利于松柏类幼苗的存活。(有利于球果开裂) 2)火的有害作用 A. 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B.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八、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A. 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 B. 影响生物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 C. 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 (二)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动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动植物残体的分解,改变了土壤养分;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二、论述题 1.论述温度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2.试述水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3.试述土壤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有效积温2.冷害 3.冻害 4.贝格曼规律 5.阿伦规律 6.生物学零度 作业: * * * * * * * * * * * * * * 第九节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A.大气是指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100km范围内的空气层。 B.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一) 氧与生物 植物与氧 1.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沼泽植物的呼吸根 2.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者。 3.臭氧层对植物的保护作用。 臭氧层空洞,会增加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 动物与氧 2)氧与动物的能量代谢; 缺氧环境下,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加快,加快对空气中氧气的吸收。长期适应,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红血细胞数量增加。 为什么陆生植物比着水生植物更加进化? (二) CO2的生态作用 CO2对生物的影响 1.植物光合作用原料 2.影响动植物呼吸。 3.气候变化。 (三)氮气 1.氮气与生物固氮有关(豆科植物) 2.生命组成物质 (1)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有风媒、风折、风倒和风拔等。 (2)风级大小不同还会影响植被的形状。 (3)风还能影响和制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可以间接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4)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生活的方式。 (5)风能使直立的植物变得低矮、平展。 (三)风的生态作用 布拉风:从山地或者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一般山脉不太高,下沉增温不明显。 六、地形的生态作用 地形: 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按其形态可以 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5种主 要的类型。 地势: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或者 坡度的陡缓 第十节 地形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1)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并引起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变化。 (2)坡度的陡缓,控制着水分的运动、物质的淋溶、侵蚀的强弱以及土壤的厚度、颗粒大小、养分的多少等,从而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形态。 (3)坡位不同,其阳光,水分和土壤状况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讲,从山脊到坡角,整个生境朝着阴暗,湿润的方向发展。 (4)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光照强度,气候,土壤按一定规律发生变化,并对生物的类型和分布产生相应地影响。 (1)海拔: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光照强度,气候,土壤按一定规律发生变化,并对生物的类型和分布产生相应的影响。 1.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降水随海拔先增加后减少。 3高海拔地区土壤多为酸性。(有机物分解慢,淋溶过程强,土壤酸度高) (2)坡向: 南坡:南坡辐射量多,温度高,湿度小,蒸发量大,土壤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都强,土壤有机质少,干燥贫瘠。 北坡:日照时间短,辐射强度小。 东坡:接近于北坡,称为半阴坡。 西坡:接近于阳坡,成为半阳坡。 (3)坡位:山坡的不同部位,通常把山坡划分为上坡(包括山脊)、中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足球社团活动课教案(33页) .pdf VIP
- 2024年档案职称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怪物之锤(coc跑团设定).pdf VIP
- 七年级英语上册(外研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ppt
- B∕T 3098.9-2020 紧固件机械性能 有效力矩型钢锁紧螺母(高清版).pdf VIP
- 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课件74_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学习情境六PPT课件.ppt VIP
- 尼康D850使用说明手册D850UM.pdf VIP
- [哲学/历史]四山摩崖石刻.doc VIP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练习(共63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