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橡胶集料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试验.pdfVIP

废旧橡胶集料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废旧橡胶集料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试验

第26卷 第3期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Vo1.26,No.3 2014年 6月 JournalofShenya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Jun.2014 文章编号:2095—5456(2014)03—0227—03 废 旧橡胶集料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试验 杨春峰 ,孙明博 ,王培竹 (1.沈阳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2.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O44) 摘 要:通过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加废 旧橡胶颗粒配制了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并对其抗压强度和透 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明显提高,透水性能虽有一定程度下 降,但均符合规范要求. 关 键 词:废 旧橡胶 ;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 中图分类号:TU 502 文献标志码:A 透水混凝土是 由粗骨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 密度分别为 1250和 890kg/m。,橡胶颗粒在试验 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 前均采用质量分数为 3 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处 具有连续空隙结构的混凝土,其具有透水、透气性 理,浸泡时间 3h左右,每隔 30rain进行一次搅 能好的特点,用于路面铺设可以有效保护地下水 拌,浸泡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备用 ;水为 自来水. 资源,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_1].废旧橡胶集料混 凝土是将废旧橡胶颗粒作为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材 料配置的特种混凝土,其具有弹性模量低、抗冲击 性好、耐久性好等特点.本研究在 已有普通透水混 凝土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废 旧橡胶集料透水混 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开展了系统研 究,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图 1 试验用橡胶颗粒 1 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Fig.1 Experimentalrubberparticle (a)一5~8目;(b)一6O~80目胶粒. 1.1 原材料 水泥采用辽宁本溪山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1.2 配合比设计 工源牌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沈阳九 参照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洲搅拌站提供的5~10ITlm 的花岗岩碎石,表观 135--2009)和已有的透水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方 密度为 2780kg/m。,紧密堆积密度为 1530kg/ 法,确定透水混凝土的水胶 比为 0.3,配合 比分为 m。;砂采用沈阳九洲搅拌站提供的中砂 ,表观密 五种情况 (见表 1),其 中CO为不掺加细集料的基 度 2540kg/m。,紧密堆积密度为 1498kg/m。;减 准组;Cal、Ca2为2~4mm橡胶粒按体积取代率 水剂采用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UNF-1 509/6和 100 取代砂的情况;Cbl、Cb2为 60~8O 型萘系高效减水剂,减水效率为 18 ;橡胶颗粒 目橡胶粒按体积取代率 5O 和 10096/取代砂的情 采用沈阳宏玉盛橡胶厂生产的粒径为5~8目和 况.其中掺加细集料的Ca和Cb组细集料掺量按 60~80目的废 旧轮胎橡胶粒 (in图1所示),表观 体积砂率 15 确定,再以胶粒等体积取代砂. 收稿 日期 :2014—03—1l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2011BM06B04);辽宁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201102153);辽宁省高校创 新团队支持计划 (LT2012021). 作者简介:杨春峰(1973一),男,辽宁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