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络合滴定法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1.掌握EDTA及性质特点; 2.掌握副反应系数?M 、?Y及条件形成常数K’MY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3.了解金属指示剂的显色原理及存在的问题; 4.学会pM’ep、pM’sp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林邦公式; ?5.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首先在被测液中加入少量金属指示剂(In),使其与 M 生成络合物 MIn。 然后加入EDTA,使之与游离的 M 反应生成 MY ,当游离的 M 反应完后,Y 便夺取 MIn 中的M,使 MIn 分解为 M 和 In,并生成 MY;一旦出现色2→色1,即为终点。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一、指示原理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色1) (色2) (少量) Y + M MY In + MIn 金属指示剂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指示剂多为有机物类弱酸(碱),具一定的酸碱性→可与溶液中H+反应: 1.在滴定的酸度范围内,MIn与In的颜色有显著区别; 2.In与M的显色反应必须灵敏、迅速且具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 3.MIn的稳定性足够大,但K’MIn应适当小于K’MY; 4.金属指示剂本身应比较稳定,便于储存和使用。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二、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 三、金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变色点 In + H+ HIn H2In … H+ H+ 色1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对指示剂In和M的反应: K’MIn = ———— [M’][In’] [MIn] (色1) (少量) MY M Y + In + MIn + H (色2) HIn… 取对数: lgK’MIn=-lg[M’]+lg —— [MIn] [In’] 变形:pM’=lgK’MIn+lg —— [In’] [MIn] 变色范围为:△pM’=lgK’MIn±1 变色点: pM’ep = lgK’MIn … ① -1 pK’MIn +1 pM’ K’MY K’MIn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若M无副反应,则[M’]=[M], ?M=1,则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K’MIn的确定方法: K’MIn= ———— = ———·——— = ————·KMIn [M’][In’] [MIn] ?M·?In ?M·?In(H) [M][In] [MIn] 1 1 取对数:lgK’MIn=lgKMIn-lg?M-lg?In(H) 按①式: pM’ep=lgK’MIn=lgKMIn-lg?In(H)-lg?M pMt pM’ep= pMt-lg?M pM’ep= pMep= pMt 金属M与常见指示剂的pMt可查表(P404) 变色点:pM’ep = lgK’MIn … ① MY Y + M In + L HIn MIn K’MIn H+ ⑴由指示剂本身造成的封闭:若KMIn>KMY,将导致计量点附近Y难以夺取MIn中M。 解决方法:返滴定法。 三、金属指示剂存在的问题 1、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产生原因有两种—— 指过量的EDTA也不能夺取MIn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而使指示剂In释放出来,因而看不到滴定终点应有的颜色变化的现象 如以EDTA滴定Al3+,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KAlIn>KAlY,将使指示剂封闭。可加入过量EDTA,再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标准Zn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KZnIn<KZnY),即可确定Al3+的量。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⑵由杂离子造成的封闭:如用EDTA滴定Ca2+、Mg2+时,常用铬黑T作指示剂,若溶液中存在Fe3+,∵KFeIn较KMgIn、KCaIn大且大于KFeY,使指示剂封闭。 解决方法:加入掩蔽剂(如三乙醇胺)掩蔽干扰离子。 2、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MY Y + M In + MIn K’MIn K’MY 若 MIn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或 K’MIn 只略小于 K’MY ,致使 EDTA 与 MIn 之间的置换速率缓慢,终点拖长或颜色变化很不敏锐的现象 解决方法:加入有机溶剂(如乙醇)或加热,以增大溶解度和反应速度。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由此可推得著名的误差计算关系——林邦公式。 第六节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一、终点误差 第六节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Et = ———— = ——— = ————— n测-n真 n真 nY-nM nM cY,ep-cM,ep cM,ep 由反应关系: M+Y MY 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