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地区环境效率俱乐部收敛分析
摘要:在使用随机前沿估计的双曲线距离函数测度地区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应用更适合于环境变量的敛散性分析的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了地区间可能存在的环境效率俱乐部收敛现象。结果发现地区间环境效率存在着四个收敛俱乐部;进一步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表明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是俱乐部形成的主要决定条件。
关键词:环境效率;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俱乐部收敛;Ordered Probit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22
中图分类号:F124.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103-04
Abstract:Based on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estimation under hyperbolic distance function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applying the Nonlinear Timevarying Factor model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environment variables divergenc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between regions club convergence phenomenon.Result finds that regional environment efficiency contains four club convergence.Further,based on analysis by Order Probit model, percapita GDP, the degree of open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main precondition for club based on analysis by Ordered Probit model.
Key words: environment efficiency; the Nonlinear Timevarying Factor model; club convergence; Ordered Probit model
近些年?恚?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关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生态及环境效率的研究是热点。中国是一个地区间差异较大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环境、生态的演化路径存在突出的异质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地区间生态及环境效率演化的发展趋势问题,这对于认清中国环境的变化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国内已有的研究地区环境效率收敛趋势的文献并未考虑环境效率在地区间存在的时变特征,比如地区环境效率之间存在着的短期发散,长期收敛的性质,从而使得估计结果存在一定的偏误。本文在使用随机前沿估计的双曲线距离函数方法测度省区层面的环境效率的基础上,使用了由Phillips和Sul[1]提出的较新的更适合环境变量分析的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克服了已有文献的缺陷,抓住了地区间存在的时变特征,从而更好地考察了地区间环境效率存在的俱乐部收敛现象。
1 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收敛的研究方法用于分析环境问题的趋势上,但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碳排放的收敛。如Nourry利用跨国的CO2的排放数据,证实了存在着的随机收敛假设[2]。进而,Camarero等使用OECD国家排放的数据发现存在的俱乐部收敛现象[3]。国内如许广月实证研究了人均碳排放量的敛散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存在β条件收敛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三大俱乐部收敛[4]。许广月使用面板数据聚类原理,研究发现我国碳强度存在高、中和低三个收敛俱乐部[5]。周杰琦、汪同三运用分布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碳强度差异,发现碳强度差异呈现发散趋势[6]。可以看到,目前已有的文献中较少研究地区环境效率的敛散性问题。但是,环境效率作为可以集中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的指标,其可以在经济增长中体现出环境问题。因此,研究环境效率的敛散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各地区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协调性的发展趋势。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地区间环境效率的敛散性分析。本文的特色在于:首先,在估计地区环境效率中,使用了更具灵活性的基于参数估计的双曲线距离函数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