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评监的理念与迷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专业发展评监的理念与迷思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 吳俊憲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三化取向」的觀點,主張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要注重「轉化」,學者專家雖提供許多版本的評鑑規準和工具,也有許多學校運作的參考示例,更重要的是,學校應透過校內教師的對話和共識去加以轉化,以符合校本發展的精神;其次是「簡化」,可減併一些不易理解的規準以及不易操作的工具,避免過多的紙上作業和負擔;最後是「內化」,不要「為評鑑而評鑑」,引導教師在參與期間瞭解自身教學的優缺點、學會教學反省,並願意主動尋求專業成長途徑。 壹、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 茲分成兩部份來闡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其一,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其二,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一、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以下先闡述評鑑的定義與目的,其次是教師評鑑的定義與目的,最後是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內涵。 (一)評鑑的定義與目的 評鑑(evaluation)的概念最早始於中國,但評鑑領域走向專業則是在西方國家(潘慧玲,2004)。從評鑑的發展歷史來看,1930年代以前是科學化測驗運動的時代,像是Thorndike認為「凡存在的東西必有數量,具有數量的東西必可測量」,此時評鑑被視同標準化測驗的實施。進入1930年代,Tyler將測驗轉化為真實的評鑑概念,認為評鑑是目標與表現是否達成一致程度的確認,設有固定的目標和參照規準。1957年蘇聯的Sputnik人造衛星升空,隨後引發美國震撼並開始推動各項教育改革方案,為檢視教育方案的成效並做好經費的有效分配,於是評鑑大為盛行。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評鑑開始朝專業化方向發展,各種評鑑模式陸續提出,評鑑成為專業的判斷(Madaus Kellaghan, 1992)。 從評鑑的定義和目的來分析,Madaus Kellaghan(1992)認為評鑑通常可以對政策提供服務,或是幫助政策遂行,例如將評鑑結果拿來遊說國會議員通過新的教育方案,或是讓民眾瞭解政策的重要性,進而配合政策推動。 黃政傑(1987)認為評鑑的概念有以下五項:1.對價值或優點的判斷;2.兼重質的描述與量的分析;3.評定績效並做成決定;4.可針對個人或課程方案、行政措施;5.評鑑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結果不一定要以分數或等第表示。 吳清山(2002)認為評鑑是應用有系統的方法,透過適當的評鑑工具去蒐集所需要的量化和質性的資料,然後加以分析,最後形成評鑑報告。林志成(2006)認為評鑑是一種技術的、價值的及政治的歷程與活動,藉由系統化的蒐集、解釋、分析、比較和歸納等方法,將原始資料轉化為決策之用,除了判斷受評者的價值,也協助受評者改進成效,並做為決策者的判斷依據。 丁一顧、張德銳(2004)認為評鑑是採科學性、邏輯性的系統方式,蒐集有關對象或活動的資訊,並針對蒐集到的資訊加以比較、分析及價值判斷,以瞭解其優劣得失,然後做為改進活動或選擇活動方案的參照。謝文全(2007:447-464)的有三:1.;2.;3.。2007:5)認為Beerens(2001: 39-47)提出專業成長取向的新教師評鑑方式,它具有以下三項要素:1.更強調人性,平衡教學是藝術也是科學的觀點;2聚焦在以學生學習為中心;3.學校行政領導者與教師攜手合作實現共同目標。支持新的教師評鑑方式乃基於以下理由:1.因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故評鑑的焦點在教師身上,端看他們如何影響學生成就;2.教學是一項複雜的活動,無法被簡化為一套教師行為;3.視導(supervision)與評鑑是多方面的,校長無法成為唯一的評鑑者;4.教師與校長都同意傳統的視導方式是不恰當的;5.視導方式由法職權轉移到專家權、道德權;6.領導者是營造學習與成長文化的關鍵要素;7.需要找出促進教師成長動機的動力;8.將教師視為專業的自主學習者;9.評鑑系統的結構與歷程需要連結視導與評鑑、專業發展、教學與學習;10.在促進教師成長的評鑑系統中,校長扮演了關鍵的楷模角色。 張德銳(2004,2006)提出「張德銳(2004)Beerens(2001: 23-36)認為教師評鑑、專業發展、教學/學習與課程發展三者互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並達成持續性的學校革新(continue school improvement)之目標,如圖4-1。而持續性的學校革新有四項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學校行政系統、家長和社區、政府和立法、全體教職員的能力。析言之,雖然教師可以有效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但仍要求進一步的專業發展,教師個人和學校組織都要成長,以解決教學問題,使課程進行更加流暢,提高學生成功學習率。為達成這個目標,需要透過教師評鑑做為指引,學校行政人員要審慎規劃評鑑機制,提供協助教師討論對話的學習平臺,校長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者」,持續帶領教師專業成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