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隆中对》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隆中对》课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三国演义》开篇词在湖北襄樊或河南南阳回答、应对。下回答上隆 中 对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历史。《三国志》及陈寿简介《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巩固练习 本文节选自《 》 作者是( ) ,字( ),( )朝安汉人,( )家 ,所著《 》,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60年的历史 。 巩固练习 本文节选自《 》 作者是( ) ,字( ),( )朝安汉人,( )家 ,所著《 》,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60年的历史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承祚晋史学三国志魏蜀吴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一对:《隆中对》;二表:前、后《出师表》;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六出:六出祁山北伐;七纵:七擒七纵孟获;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隆中”所在位置隆中陇亩( ) 倾颓( )猖蹶( ) 存恤( ) 夷越( )胄( )殆( )沔( )诣( )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lǒngtuíchāng juéxùyízhòudàimiǎnyì隆中对疏通文义亲自田地唱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经常和,与当时的人承认只有说确实这样〖躬〗〖陇亩〗〖好〗〖莫之许〗〖谓〗〖信然〗亲自。田地。喜欢。就是“莫许之”。许,承认。认为。确实这样。隆中对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为什么交待这个?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②为下文作铺垫。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有不凡抱负,非凡才能。 当时驻扎器重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 顾之。”告诉判断句是否一起接近、趋向招致、引来应该屈尊拜访〖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顾〗驻军防守。器重、重视。对……说。与(他)俱来。俱。一起。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委屈。拜访。隆中对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可见诸葛亮的清高不俗。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刘备求贤若渴,尊重人才。 拜访总共才就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 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命人退避崩溃、衰败估量通“伸”,伸张在但是就因此失败但是仍止计策怎么产生〖诣〗〖凡〗〖乃见〗〖因〗〖屏〗〖汉室〗〖倾颓〗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总共。才见到。于是。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指汉朝。崩溃、衰败。〖孤〗〖度德量力〗〖信〗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过人。通“伸”,伸张。〖遂〗 〖猖蹶〗〖已〗〖计〗〖安〗就。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停止,罢休。计策。疑问代词,怎么。隆中对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隆中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3、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仅仅是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吗?1、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2、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非凡才能。4、“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奸臣”是谁?“主上”是谁?这句话指的是什么事?“奸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