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梳理隋唐五代部分.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复习梳理隋唐五代部分

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断代起讫隋代(581~618):历三帝(融合南北,为唐文学铺垫)唐代(618~907):历二十一帝五代十国(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中原地区);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后蜀、南平、北汉(大体沿用唐制,是中晚唐的延续)二、历史背景(一)经济态势1、农业经济:田税制度更迭:均田、租庸调、两税法——田园诗、新乐府诗人。2、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市井阶层——新文体(词、传奇)的出现发展。(二)政治形势1、隋至盛唐:政治大一统,南北疆域统一,民族大融合——应制颂圣和赞扬盛世;盛唐边塞诗2、盛唐以后:两大政治事件(安史之乱、甘露事变):三大社会问题(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和南衙北司之争)——文人入幕、世风猜忌、隐约心事、贬谪生活3、科举制:按才取士,公正公平;社会阶层流动,充满活力——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诗歌被纳入科举系统——诗歌的普及和繁荣(三)思想文化1、兼容开放、一视华夷的心态,思想多元化。2、儒释道独立发展、冲突融合——进取精神;空寂明净,和平淡泊的心境;神仙思想,浪漫想象。3、南北、中外文化的交汇。4、书、画、乐、舞等艺术全面兴盛,审美意识的培养重塑——提供素材;画与诗、乐与词。【二】隋代文学诗歌方面逐渐融合南北,出现一些新的气象,隋炀帝是推动进程的关键人物。隋代诗坛的南北融合,还带有合而未融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过渡性。一、三大地域文化体系①关陇豪侠:多胡汉杂糅的军事贵族。慷慨,多与边塞、战争有关杨坚、杨素、杨广等,规模小,成就低。隋文帝:关陇文化本位政策②山东儒雅:多宿儒旧族,尚礼乐、经术,经世致用之学。朴素,济世求名,述怀言志题材突出。卢思道、薛道衡等,成就最高。③江左清秀:多衣冠士族,重门阀品第,尚文重诗,文学素养高。清绮,多闲雅之境、清丽之景,山水、宴集、咏物题材多。江总、虞世南、虞世基等,因袭南朝诗风。根本任务:文化融合,创造一种融合南北的诗风。薛道衡:字玄卿。与卢思道齐名,成就最高。乐府受梁陈诗风影响大,文辞绮艳杨广:隋代融合南北的关键人物推行文化的交汇、融合诗歌中的雅体与俗音。后者效仿南朝民歌,清新明丽。倾心南朝诗艺其他:卢思道、杨素、孙万寿、虞世基、王胄等。【三】唐代文学——唐诗①中国古典诗歌的成熟期:数量庞大,体制大备,题材、表现和风格趋于多样,诗歌普及。②树立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范式:唐之前:诗经、楚骚、汉乐府;唐之后:变—偏离;复—回归。一、初唐:准备期李渊建唐到唐玄宗开元元年(618~713)1、唐初建国至太宗辞世(618~649)“朝”“野”对立:宫廷诗人(唐初诗坛主体):唐太宗及其周围南北文士,虞世南等典雅绮艳,题材范围狭窄。在野诗人:隐士、田园诗人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三仕三隐自然潇散,时带哲学思辨2、太宗以后(649~713)①宫廷诗人:体物写景技巧逐步成熟,以南朝诗艺表现雍容宏大的唐朝气象。许敬宗:“颂体”语言典奥富丽,堆砌宏伟意象,装饰性极强。表现歌舞升平气象,“类书”化。上官仪:“上官体”反对类书化;着眼自身对外物的细致体察,清远淡雅;“六对”“八对”之说。②下层士人(初唐四杰等):刘希夷、张若虚五律:扩大题材,诗境拓宽;咏物五律融入个性情感。七言歌行:偏于六朝锦色;融入更多寄兴咏怀。文风改革不彻底。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歌行;自负轻薄,名高位卑;气势壮阔,慷慨悲凉。文章四友: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沈佺期、宋之问:五律定型“沈宋体”:以沈宋诗为规范;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形式对账工整、平仄和谐、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陈子昂:字伯玉,“陈拾遗”;两度出塞复古倾向:恢复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唐诗风骨: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情思、声律、词采结合。豪侠气概,孤傲慷慨。《感遇诗》三十八首:政治倾向;抒发人生感受,古体为主张若虚、刘希夷:生命体悟,哲理情思;诗情画意、空明纯美的诗境3、诗体探索永明体—唐代近体①诗体律化:声律:由自然声律到人为声律对偶:联间对偶开始考虑声调的因素篇制:永明声律流行后,五言诗篇制缩短②关键转变:“四声律”到“平仄律”;消极的病犯原则到积极的粘对原则。平仄律和粘对律的推导性:五言长律、小律、绝句—七言律诗③律体发展:王绩—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李、杜)—沈宋(律体定型)二、盛唐:兴盛期开元元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13~766)“盛唐之音”:封建社会的全盛期;蓬勃、青春、开放的时代性格;诗歌声色性情完美统一。创作态势:走出宫廷;心怀壮志,境界阔大宏伟、昂扬爽朗。表现题材:山水田园、边塞;题材拓宽。诗人群体:众星璀璨,不拘一格,积极洒脱。李白——盛唐诗歌最高峰二张:相继为相开元年间文坛、政坛领袖;崇儒尚文,奖掖后劲。张悦:“燕、许大手笔”;对盛唐诗歌美学得先行领悟:天然壮丽张九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