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MS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与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中国地震.PDF

甘肃岷MS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与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中国地震.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岷MS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与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中国地震

CMYK 第 33卷 第 1期(166~171) 中 国 地 震 Vol.33 No.1 2017年 3月 EARTHQUAKERESEARCHINCHINA Mar.2017 魏志恒、康春丽、马未宇,2017,甘肃岷县 M 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与 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中国地震,33(1),166~ S 171。 甘肃岷县M 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 S 与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 魏志恒 康春丽 马未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 5号 100045 摘要 分析甘肃岷县M66地震前后潮汐变化发现,发震时刻引潮力处于最低相位点,显示 S 引潮力的诱震属于典型逆冲断层作用类型。以潮汐周期为时间指示,利用 NOAA卫星地面长波 辐射(OLR)数据,分析震中及其邻近区域(30°~40°N,90°~110°E)地震前后(7月 17~25日)地 面长波辐射值的连续变化状况,结果显示,震前仅震中及其相关联断裂附近 OLR发生了显著且 连续的异常变化,在时间上经历了起始增温—异常加强—峰值—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 程;在空间上异常区域覆盖震中,与汶川地震引发的应变积累正影响区之南北地震带北段基本 吻合;在形态演化上,表现出沿断裂带分散—汇聚—分散的破裂过程,并与岩石应力加载破裂的 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闭锁—地震爆发—恢复平静阶段的力学过程完全吻合。这可 能预示该地震发震前后天体引潮力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以及长波辐射异 常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辐射进行表征。 关键词: 天体引潮力 OLR 岷县M 66地震 S [文章编号]10014683(2017)01016606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现今,遥感技术已成为大范围、快速、准实时、精确地获取地球物理信息的手段之一。前 苏联学者 Gorny等最早在 1988年发现卫星热红外波段中的临震温度异常,他们在研究 1984 年中亚加兹利的一系列地震时意外发现,在震前 10天左右时间,震中区2条断裂带交会部 位上空的热红外辐射值出现异常现象。之后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地震工作者所关注。目 前,基于统计学意义的热红外异常信息识别方法的图像解译(吕琪琦等,2000)、差值分析 (Ouzounovetal,2004)、鲁棒技术(RobustSatelliteTechnique,RST)(Filizzolaetal,2004)、亮 温增温异常点对比(李金平等,2008)、基于数字图像增强技术的涡度计算(康春丽等,2009) 以及基于时频域转化方法开展的小波和功率谱手段(Zhangetal,2010;叶秀薇等,2010)等, 极大地推动了遥感在地震监测预测技术中的应用。地震的发生是地球内部的一种力学过 [收稿日期]20160705;[修定日期]20160918 [项目类别]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5050)资助 [作者简介]魏志恒,男,1983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Email:weizhiheng0351@seis.ac.cn CMYK 1期 魏志恒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