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二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淮南二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二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淮南二中2018届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命题人刘和斌 审题人王芳宇 一、选择题(30小题,共计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6、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天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 A.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B.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7、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织 D.保护私有财产 8、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13、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1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5、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16、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 1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有过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该“良机”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19、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