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井分注应用效果分析
1.前言
石西油田作业区由于实施的分注井所属油藏的地层水矿化度均在1.0万以上,并且由多种水型组成,腐蚀离子多(HCO31-、Cl-、S2+等)、成钙离子多(Ca2+、Mg2+、Ba2+、Sr2+、SO42-等),造成注水井井下管柱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油藏埋深在2500m至4000m之间,结果造成分注井投捞风险较大。在这类油藏上,新疆油田公司没有成熟的深井分注工艺技术值得借鉴。
表1-1 作业区各站分注情况统计
采油站 注水井井数(口) 分注井井数(口) 分注井占注水总井数的比例(%) 基东采油站 108 42 38.9 石西采油站 22 1 4.5 莫北采油站 80 1 1.2 合计 210 44 20.9 作业区分注井区主要在石南31井区K1q11-2和K1q11-3层之间以及K1q11-3层内部的分注,隔层发育为K1q11-3-1(K1q11-2和K1q11-3之间)和K1q11-3-3(K1q11-3-2和K1q11-3-4之间)隔层,分注井深多在2600-2700m之间。莫北2井区J1S2-1和J2S2-2之间分注,分注井深多在3900-4000m左右。由于莫北2井区J1S21层分注井周围油井压力下降快,注水受效差。并且J1S22的油井均高含水关闭,在莫北2已全面更换分注结构为合注。莫005仅有一口MB5025分注J1S2-2-2和J1S2-2-3两个小层。石西有3口分注井SH2242,SH2223分注层位在J2X同J1S2-1之间,由于J2X层压力高,分注困难,长期注不进,已停止分注改合注,仅在SH2263分注J1S2-1和J1S2-2两层,隔层发育为J1S22-1(J1S21-2和J1S22-2之间),分注井深在3100到3300m左右。故石西作业区分注主要区块在石南31区块。
表1-2 石南31井区隔层发育情况表
区块 主要隔层层位 最小厚度 最大厚度 平均厚度 石南31 K1q11-3-1 0 21.55 17.74 K1q11-3-3 0 10.89 0.09 莫北 J1S22-1 0.25 5.87 1.04 区块注水工作:
1.控制注水强度区块: 南31井区清水河组油藏砂砾岩层;莫北2井区三工河组J2s22层。
2.温和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区块:石南31井区砂岩层。
3.加强注水区块:莫北2井区三工河组J2s21层。
表1-3 各区块注水井地质状况统计
区块名称 投入开发时间 投入注水开发时间 孔隙度 渗透率 开注井数 石南31K1q112 2004.09 2004.11 15.4 55.2 2 石南31K1q113 2004.09 2004.11 15.2 23 108 莫北2J1s21 2001.05 2002.07 13.2 3.19 26 莫北2J1s22 2000.11 2002.07 13.2 10.5 4 石西2J1s 1997.05 1998.05 13.7 4.5 2 石西2J2x 1997.06 2002.04 13.2 1.6 2 今年在石南31区块选一些井实验新科澳改进型偏配分注工艺和准油股份桥式偏心分注工艺,结构已经下井,效果待观察。
2.各分注工艺特点及应用效果分析
2.1液力投捞分层注水工艺
2.1.1分注管柱组成
液力投捞分注工艺能实现同井一级两层或两级三层分注。管柱结构主要由KCY211-115注水封隔器、KYDT-114配水器(配水器与封隔器加工成一体)。封隔器将井筒封隔成两段,注水时配水器与注水芯子相配合,为各段提供不同的注水通道。注水芯子上装有水嘴,可为各注水层提供相对准确的注水量。
图2-1 液力投捞注水管柱结构图
2.1.2技术关键
初次测试在注水管柱完井且全井笼统注水5-7天后进行。采用压降法,测出反映各层注水压力与注水量关系的吸水指示曲线。根据该曲线找出层间注入压差,确定需要节流的层段和节流压差。然后根据节流压差、配注量在自调嘴损曲线上初选水嘴。将初步选定的水嘴装入芯子,与井下流量计一起入井测试,注一段时间后捞出芯子,取下流量计,读取分层流量值。若符合地质配注量,说明水嘴配置合适,将芯子重新入井正常注水,测试结束。若不符合配注要求,则需调整水嘴大小,重复测试直至合适为止。
调配水嘴及分层测试时,通过液力反冲或钢丝打捞,将配水器芯子捞出,调换合适水嘴。液力反冲打捞时,在防喷管上装上注水芯子捕捉器,使水井处于反洗状态。注水芯子上装有皮碗、单流阀等提升装置,在液力作用下将注水芯子冲出,进入芯子捕捉器。
现以SN8085举例说明:
图2-2 测试下层k1q11-2砂砾岩
图2-3 测试上层k1q11-3砂岩吸水性
综合上述的图表及趋势线得出ΔP= P下配-P上配 =29.67-27.63=2.04MPa,节流层为上层,并由上层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