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导学案教师用).doc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导学案教师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导学案教师用)

杜甫 导学案(教师用) 目标要求: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2、积累文中阅读常识及诗文名句 3、熟读课文,把握杜甫生活经历与创作的关系 4、学习杜甫对生活的执着以及感时忧国的伟大精神 5、学习杜甫的人格报负及为之奋斗的不屈精神 一、【知识积累】 1、字音识记: 府邸( dǐ) 整饬(chì ) 兖州(yǎn ) 麻痹(bì ) 狷介( juàn ) 李邕(yōng ) 气氛(fēn ) 王鉷(hóng ) 李琎( jìn ) 曜(yào ) 恩匦(guǐ ) 啻(chì ) 啾啾(jiū ) 粜米(tiāo ) 号咷(táo ) 鄜州(fū ) 禁掖(yè ) 邠州(bīn ) 阆州(làng ) 王缙(jìn ) 李俶(chù ) 回纥(hé ) 歔欷(xū xī ) 妻孥(nú ) 鸱鸟(chī ) 糇粮(hóu ) 顼(xū ) 滦(luán ) 砅(lì ) 马嵬坡(wéi ) 2、词语积累: 整饬: 整顿,使有条理。 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励精图治: 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乌烟瘴气: 形容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3、名句集萃: ①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⑤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⑦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⑩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⑾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⑿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⒀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⒁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⒂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4、文学常识: ①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也成为 传主 )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 历史 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测,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 纪实性 是传记的基本要求。传记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 自传 、评传 、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 ②杜甫,字 子美 ,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 杜审言 之孙。他的诗歌创作,继承了《诗经》的 现实主义 传统,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 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他也被称为“ 诗圣 ”。 ③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冯至在20年代以创作 抒情诗 著称,被鲁迅称为“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二、【阅读文本、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第一部分:长安十年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诗歌 746年 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 初到长安,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747年 李林甫专权,摆布阴谋,进行欺骗性考试。 杜甫遭受打击,经济形势也起了变化,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做起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内心仍有冲突。 一边写诗推崇那些贵族,一边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心酸和悲愤,写出了他在这个腐化的社会中感到的真实:“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751年 玄宗过分推崇道教,举行了三个盛典。 感到无路可走,趁机写了三篇《大礼赋》,一时名声大噪,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仕途仍然无望。 751年秋 穷,身体也渐渐衰弱了。 杜甫向一些朴素而平凡的朋友用自然活泼的语言诉说自己的病和饥寒,开始吸取民间的方言口语,把他融化在自己的诗句中,使他的诗变得更为新鲜有力。 751年 乱世的种子已到初萌芽,李林甫专政,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