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处置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处置要点

如何判断危害程度 IDLH(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有害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可致命、永久损害健康、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的危险水平。 下列三种情况视作IDLH: 有害环境性质未知; 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未知或达到、超过IDLH浓度。 IDLH环境应选择1.配全面罩的正压式SCBA 2.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前提下,配全面罩或密合型头罩的正压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O2≥18%? 空气污染物是否存在? 浓度是否已知? 浓度≥IDLH? 危害因数>1? 识别有害环境 无需使用呼吸防护用品 有害环境性质是否已知?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否 非IDLH环境应选择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防护用品。 选择适合作业状况特点的呼吸防护用品。 选择适合作业人员特点的呼吸防护用品 使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 是 根据空气污染物种类选择 调查时应注意 防火、防爆、防毒的有关规定与个体防护。特别应强调参与中毒现场工作的人员都应穿着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最常用个体防护用品:防多种气体的防毒面具、防护靴、防化服、报警器等 如3M6006多用气体滤毒盒用于有机气体,氯气,二氧化氯,氯化氢,二氧化硫,氟 化氢,硫化氢(仅用于逃生), 氨气,甲胺,甲醛。 (四)后期的处理 1、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结论意见,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基本内容。 事故报告的分类 1、紧急报告:在接报后2h内填写《应急报告单》上报,是初步报告文书; 2、过程报告:在调查结束后当日或次日上午撰写上报,内容在紧急报告的要素的基础上,增加采样情况、初步判断等内容。 3、总结报告:是最终调查处理结论,要素包括事件经过、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结果、结论、控制及预防性措施的建议等内容。 调查报告举例 题名:关于“7、29” 杭州XX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二名工人疑似急性职业性苯胺类化合物中毒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 基本内容: 1、来由 2、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3、事发经过 4、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 4.1现场卫生学调查 4.2有害因素监测 5、中毒患者情况调查 6、事故性质初步认定及理由 7、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分析 8、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防范性措施建议 其他报告:接到影响范围跨越辖区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向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中毒事件发生死亡病例或者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中毒事件发生地的公安部门。 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罚与结案 1、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 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的法律适用(略) 三、事故调查举例 处置实例1 2008年7月10日上午10时20分,我所职业卫生监督科接到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的电话报告,称该院从8日起收治了萧山浦阳镇某饲料厂工作的4名病人,症状与体征相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恶心、呕吐、手脚发麻、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怀疑与职业有关。 发生疑似中毒事故的车间是该公司于2008年5月4日投产的新产品维生素PP(烟酸)的生产车间。该公司烟酸生产使用的原辅料有三甲基吡啶、硫酸、硝酸、纯碱等,工艺过程主要是将三甲基吡啶、硫酸、硝酸进行加热氧化,生成三甲基吡啶硫酸盐,加纯碱进行中和,压滤成含烟酸与硫酸钠母液,母液经3℃冷析结晶出硫酸钠后,母液再反复清洗提取5次,制成98%的烟酸。 3-甲基吡啶为无色液体,略带甜味,与水、醇、醚混溶。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毒作用与吡啶相似,但吸入经皮的毒性较大,主要有局部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2007年5月14日下午4时45分,区医院报告位于萧山南阳化工园区的杭州萧山神龙铝业有限公司酸洗车间发生7人氟里昂中毒事故,其中2人死亡,1人仍处深昏迷状态,现场已被封锁,区政府也以氟里昂中毒向省政府报告。 处置实例2 事发现场 本次事故的原因可能与碱池内存在的硫化氢气体外泄有关,理由如下: 1、事发现场在场人员描述情况符合硫化氢气体特征 当时在现场人员反映,去救人时闻到一股很臭的臭味。 2、现场检测发现碱池内硫化氢浓度超标 在事故发生20小时后在碱池内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硫化氢(106.7mg/m3). 3、事发现场具备硫化氢产生的条件 酸洗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