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范例之教学顺序对学生学习成效与.pdf

工作范例之教学顺序对学生学习成效与.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范例之教学顺序对学生学习成效与

工作範例之教學順序對學生學習成效與 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一一以面積覆蓋活動為例 許文清 1* 吳慧敏2 譚寧君 l 楊凱翔 l l 國立薑北教育大學數學量資訊教育學系 2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摘要 本研究以認知負荷的觀點,探討不同教學順序之工作範例對「學習成效」與「認知 負荷」的影響,其中教學順序方式包括「先看範例再練習( W-P) J 及「先自己解題再 看範例(P-W) J 兩種。 本研究採實驗研究法,研究的教材內容為國小幾何教材中之面積覆蓋。教材依認知 負荷理論的教學設計原則設計,特別是工作範例原則。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104 名學 生,將其隨機分配為「先看範例再練習組」與「先自己解題再看範例組」。研究工具包 含兩節數位教材及認知負荷量表。實驗過程是先進行前測,再將學生分兩組學習兩節的 數位教材課程,一週後進行後測,再隔一週進行延後測,在學習活動後及測驗階段後均 進行認知負荷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後測及延後測時,P-W 組的學習成效顯著優於W早在且。 二、在認知負荷之花費心力面向,P-W 組在數位教材第一節及延後測時與W-P 組有顯著 差異,且P-W 組花費心力多於W-P 組。 三、在面積覆蓋題型中,被覆蓋物是方形的通過率高於三角形:覆蓋物以4 平方公分正 方形通過率最高,0.5 平方公分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困難。 關鍵詞:工作範例、教學順序、學習成效、認知負荷、面積覆蓋 內容中一項重要的材料,它除了是幾何概 壹、研究動機 念中重要的內涵,也當做測量,或被用來 面積是兼具幾何與測量概念的教材, 解釋乘法結構和代數關條的基礎;學生必 其描寫了物件占二維平面空間的大小(譚 寧君, 1998a) 0 I 面積」可謂是數學學習 須從強調表面單位量覆蓋的直覺取向,轉 移到面積與圖形線性推度關f擎的取向,形 *為本文通訊作者 成矩形的結構(陳嘉皇,2006) - 2- 工作範例之教學順序對學生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一以面積覆蓋活動為例 若只重視答案,會形成兒童幾何學習被剝 97 年版的課程綱要指出「量與實測」 是國小數學的核心課程之一, ,.量」當中 奪 (geometricly deprived)(Clements 的長度、角度、面積、體積屬於幾何(視 Battis峙, 1992) ,教師於教學時,應盡量提 覺)量(教育部, 2008) 。黃幸美( 2009) 供適合的幾何問題讓學生思考,以及豐富 的操作、點數、切割、比較、拼湊等活動, 研究結果也發現,幾何與面積測量連結的 使學生能順利過渡到更高的幾何層次。 課程與教學,有助於培養兒童的面積問題 解決能力,此助益效果尤其彰顯在解決面 Clements 和 Battista (1992)建議在幾 何學習上可採用適當的電腦軟體來輔助學 積概念理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