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自学册四年级.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自学册四年级

慈幼葉漢小學 四年級 「齊誦古詩詞」自學冊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別:____________( ) 我的學習檔案 篇目 家長/同學簽名 日期 篇目 家長/同學簽名 日期 1.江雪 11.題西林壁 2.秋浦歌 12.春望 3.烏衣巷 13. 4.飲湖上初晴後雨 14. 5.望盧山瀑布 15. 6.登飛來峰 16. 7.黃鶴 一 作者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貞元年間進士,曾因參與王叔文所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卒於柳州刺史任上,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大都描寫自然山水,詩風與陶淵明、謝靈運相近。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居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時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詩人的自況。政治鬥爭失敗後,他被貶到永州,當一名毫無實權的閒官,感到十分苦悶;詩中孤獨漁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的寫照。但是詩人雖身處逆境,仍能以堅毅的意志面對人生。他在這段期間還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後人視之為山水遊記的典範。 三 注釋 絕:絕跡。 徑:小路。 人蹤:人的蹤跡。 蓑:[梭],;[suō]。蓑衣,用棕和草編織而成的雨衣。 笠:[粒],;[lì]。用竹或草編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太陽。 四 賞析重點 這首小詩,描繪中國南方的江鄉雪景。隆冬之際,所有山上見不到一隻鳥兒的影子,所有路上看不見一個人的蹤跡。下大雪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小舟,一個頭戴笠帽,身披蓑衣的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獨釣的漁翁孤傲的形象,躍然紙上。漁翁的形象正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曲折反映出他在政治革新失敗後,不屈而又孤獨的精神面貌。 【想一想】 你有獨個兒留在家中或課室的經驗嗎?即使沒有,請運用想像,設想一下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秋浦1歌 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2愁似3長。不知明鏡4裏,何處5得秋霜6。 一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李白的出生地尚無定論,只知他少年時居於四川 青蓮鄉。廿六歲以後離開四川,到處漫遊,求仙訪道,又好擊劍任俠。四十多歲時進京,曾獲唐玄宗賞識,但後因得罪權貴而失意離京。安史之亂時,李白被永王李璘延攬為幕僚,後來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幸中途遇赦。晚年依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最後病逝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詩亦如其人,熱情奔放,直抒胸臆,信口成篇,完全沒有雕琢的痕跡。他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每以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像和豪放的語言,構成各種豐富的意象。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二 背景資料 大約在唐代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已年近半百的李白漫遊到秋浦(今安徽省貴池縣西),寫了十七首《秋浦歌》,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 三 注釋 浦:[普],[2];[p?]。 這是一首用誇張手法寫愁的名作。詩人對鏡子一照,赫然發現頭上的白髮竟有三千丈長,那是因為整天發愁的緣故啊!鏡子裏的自己,一頭白髮如同秋天的白霜,真不明白哪裏得來這麼一副衰老的模樣? 【想一想】 平日最易令你發愁的是甚麼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發愁時,你會有甚麼表現?你會用甚麼方法去解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1,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2王謝3堂4前燕,飛入尋常5百姓家。 一 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貞元年間進士,因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他是中唐時著名詩人,與柳宗元、白居易齊名。他的詩通俗清新,學習民歌所創作的《竹枝詞》、《楊柳枝詞》等,新鮮活潑,非常接近口語,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二 背景資料 烏衣巷,在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南面,它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三國時,這裏是吳國守衛石頭城(即金陵)的軍隊的駐紮營地,因士兵都穿烏衣,故名烏衣巷。另一說是晉室南渡後,王導、謝安兩大赫赫有名的世族在此居住,他們的子弟都穿烏衣,所以有這樣的名字。朱雀橋,一說在烏衣巷附近,是六朝時代都城正南門(朱雀門)外的大橋,在當時是車馬來往的交通要道。另一說朱雀橋在烏衣巷內。無論如何,考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