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宾组卜辞看清华简说命的用词续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DOC

从宾组卜辞看清华简说命的用词续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宾组卜辞看清华简说命的用词续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

从宾组卜辞看清华简《说命》的用词续考 付强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陕西宝鸡721013 ) 摘要:清华简《说命》的公布使人们看到了亡佚二千多年的古文《尚书·商书》的真实面貌,可谓自孔子壁中书以来又一次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说命》是《尚书》的一部分,《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而清华简本《说命》正系三篇,由《书序》我们知道《说命》作于殷高宗武丁时期,可以说是高宗武丁对于傅说的一次诰命,对于这三篇《说命》的真伪以前由于《说命》的佚失和对于商代语言实录材料的缺乏我们无从验证,现在由于有甲骨卜辞,特别是大量的宾组卜辞(武丁中晚期 下延祖庚时期)再加上清华简《说命》的发现,使得我们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的验证。 关键词:清华简;说命;宾组;卜辞 清华简《说命》的公布使人们看到了亡佚二千多年的古文《尚书·商书》的真实面貌,可谓自孔子壁中书以来又一次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说命》是《尚书》的一部分,《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1]而清华简本《说命》正系三篇,由《书序》我们知道《说命》作于殷高宗武丁时期,可以说是高宗武丁对于傅说的一次诰命,对于这三篇《说命》的真伪以前由于《说命》的佚失和对于商代语言实录材料的缺乏我们无从验证,现在由于有甲骨卜辞,特别是大量的宾组卜辞(武丁中晚期 下延祖庚时期)再加上清华简《说命》的发现,使得我们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的验证。 宾组卜辞是武丁时期语言的实录,我们的方法是以宾组卜辞的用词习惯和和用字习惯加上一些商周时期的金文为标准来清华简的三篇《说命》,看《说命》是否为殷高宗武丁时期的实录,以及是否经过后代学者的润色。此前笔者在《从宾组卜辞看清华简说命的用词》的小文中只是选取了几点进行论证的,本文则是逐句对于清华简《说命》展开论证,以便使得清华简《说命》的价值完全被人们所认识,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真正的商代语言实录和商代史的认识。本文关于学者和自己的观点不甚浅陋,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得到指正。 一、說命上 “隹(惟)(殷)王賜敚(說)於天,甬(庸)為(失)(仲)(使)人。”殷王一词见于《尚书·无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在此指高宗武丁。殷本为地名,商代盘庚迁到洹水之后,改国都为殷,但是商人从不自称为殷,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序》云:“史称盘庚以后,商改称殷,而便搜卜辞,既不见殷字,又屡言入商,田游所至,曰往曰出,商独言入,可知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其说是也,且《周书·多士》云:“肆予敢求尔于大邑商。”是帝辛、武庚之居,犹称商也。至微子之封,国号未改,且处之商丘,又复其先世之地,故国谓之宋,亦称之商。[2]由此可知殷为周人对于商朝的蔑称,殷王一词亦然。说,为傅说。关于宾组卜辞中有无傅说的问题,许多学者进行过尝试与探索,前辈学者丁山先生曾认为卜辞中所记的作为人名的“甫”,当即指傅说。[3]对于丁先生的这一看法詹鑫先生在《卜辞傅说事迹考》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支持。[4]近年彭邦炯先生又疑甲骨卜辞中屡见不鲜作为人名的“”即文献的“傅说”。[5]郑杰祥先生则认为卜辞中所记的“小臣”或即文献中所记载的“傅说”。[6]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在宾组卜辞中找“傅说”的着眼点都放在了“傅”字上,而通观清华简《说命》武丁在诰命傅说时一直叫傅说的名“说”,所以启发我们如果要在卜辞中找到“傅说”的线索一定要从“说”上着眼而不是从“傅”上着眼。对于我的这一看法近来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上读到林小安先生的文章《殷王卜辞傅说考刍议》,他也认为“仅以甲骨文的“甫”可通“傅”是解决不了文献中的傅说在卜辞中的归属的。而“雀“与“说”古音相近,故武丁卜辞中的“雀”即文献中的“说”( 傅说)“也是强调了要从“说”上着眼。 “王命氒(厥)百攻(工)向,以貨旬(徇)求敚(說)于邑人。” 《帝王世纪》云: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宰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乎?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氏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氏之君,留而不进。”[7] 由此看来汤和武丁都用币和财物来求贤人,这一点同。百工,商代的手工业门类众多,从事其事的工也不再少数,商代已设立有主管手工业的官,称为“百工”或“多工” 如: 癸未卜:有祸百工?《屯南》2525 乙未,酒多工率条遣?《合集》1148正 甲寅卜,史贞:多工无尤?《合集》19433 甲寅卜,出贞:多工令暨方?《合集》41011 多工及百工是主管手工业的官的总称。[8] ,为求字。由此可知殷墟卜辞中常见的“王占曰:有。”《合集》137正。就是求字,可以说得到了确证。[9] 邑人,这一名称在卜辞中常见,如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