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第三中学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拉玛依第三中学学报

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1: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的 前期准备资料 目录: 洋思理念………………………………………………………………………… 1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7 语文学科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9 洋思中学英语课例分析…………………………………………………………14 数学学科学习洋思教学模式……………………………………………………16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2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展示教案) ……………………………………………… 21 血液循环(预习教案)…………………………………………………………2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预习教案) ………………………… 24 《透镜》…………………………………………………………………………26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习、展示、反馈” ………………………………… 28 鲁迅的《雪》(预习课教案)…………………………………………………31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35 洋思理念 一、洋思理念的由来   洋思中学创办人、前任校长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里读书,成绩均不理想。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单上的算术“68”分改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初中的学生之一。小学教师对蔡林森摇头叹息:“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初中,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教师”。每天中午,他叫孩子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旁边打一个“?”,但自己不讲,让孩子自己看书、思考、更正。孩子们拼命地动脑筋,满头是汗,不停地问:“怎么错了?怎么错了?”蔡林森默默地看着孩子,耐心地等待。等呀,等呀,孩子终于惊喜地叫起来。蔡林森笑着说:“对呀!”以后,蔡林森利用散步、洗脚和躺在床上的时间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看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每天晚上,他还让孩子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再反复默写、检查。星期六回家,蔡林森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边赶路,一边把本周学习中做错题目再查一遍,如果错了,就再更正。这样,20几里的乡间小路,成了孩子们总结一周学习的“课堂”。   三个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并且越来越爱学,越学越好。后来,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国留学,大儿子已获得了博士学位;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现任中国石化二公司财务科长。   活生生的事实引起了蔡林森的深思: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一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由这个朴素的思想出发,蔡林森带领洋思的教师们开始了一项平凡却是伟大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从上帝般地令人敬爱,到上帝般令人敬畏”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洋思中学的理念和做法   1、不选择、不挑剔学生   每年暑假,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重点校),早早地就拉开了架势,全力以赴大打“生源‘战,种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而洋思中学却没有只言片语,只在七月上旬眼见人满为患时,才在媒体上登出”招生已满,概不接受“的字样,以免远道涌来的家长们白跑一趟。多年来,凡到洋思来求学的,不管多调皮,不管成绩多差,学校都收下。1998年,洋思中学甚至打算开两个班,专收城区学校不收的所谓的“差生”,后来因为难操作才作罢。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在同行们看来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洋思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蔡林森是这样说的,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在蔡林森看来,“差生”就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不是看“差生”目前的状态(璞),而是要着力研究如何去“打磨”。让学生由“璞”成“玉”,最有说服力。事实上,到洋思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璞”,经过洋思人创造性的“打磨”,最终使他们成为一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同时,还承担着风险。洋思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做?这是因为他们自信。几年前,有些人曾经这样议论: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洋思好象是“工读学校‘似的。洋思的教师听了很不舒服,蔡林森听后笑道:大家不要“作气”,应当感到自豪才对。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卫生室就能处理,大一点就要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们教好。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洋思人有十几年成功的经验,有蔚然成为风气的爱生传统,有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