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 “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故B项错误;C项是1956~1966年,与题干时间最为接近,正确;D项发生于1978年12月,故错误。 【答案】 C 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大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了解现象出现的背景,再结合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特征来理解。 【答案】 A 3.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的文艺水平 D.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解析】 “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多贡献的背景下提出的,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某班学生李可的爷爷说:“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我们只能看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影片,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片,看韩剧等,丰富多彩。”李可爷爷说的“那段日子”是指(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反右斗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解析】 李可的爷爷只能看到的影片属于八大“样板戏”,因此“那段日子”应该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C 5.“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这说明(  ) “双百”方针遭受曲折 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 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A. B. C. D. 【解析】 “样板戏”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领域的专制色彩,这种状况的结束说明文艺工作走上了正确道路,绝对不是“双百”方针遭受曲折和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排除。故选C项。 【答案】 C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艺术“又一个春天”的表现是(  ) 【导学号 A.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日》等影片 B.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蝉的歌》等作品 C.出现了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和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D.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A、B两项出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D项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有C项是新时期的表现。 【答案】 C 能力提升] 7.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A.20世纪60年代缺乏创作素材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67年”“作家”“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不利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8.“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界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化大革命”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种对比说明了(  ) A.文艺的繁荣有规律、难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周期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化大革命”对文艺有重大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文艺创作的兴与衰,与“双百”方针的推行与遭到破坏息息相关。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影协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之下,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销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百花奖”由此停办了17年之久。 材料二  名称 《闪闪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