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科普出版应有的工匠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青少年科普出版应有的工匠精神   摘 要 在行业心态浮躁、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倡的发扬“工匠精神”对当前的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的出版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来拯救?作者结合一些出版乱象的实例论证,从青少年科普出版实际出发,分别对出版的职业操守、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编校质量、印刷工艺、发行营销等各环节进行了工匠精神贯注后应该怎么做的探讨。   关键词 工匠精神;图书出版;青少年科普图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80-03   1 工匠精神的定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一词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今的媒体上,成为时代热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打开百度百科,输入“工匠精神”,出来如下定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ψ约旱牟?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解析这句话,发现离不开3个关键词:产品,完美,精神理念。   根据这3个关键词就差不多可以得出对“工匠精神”的基本理解:一是对待产品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二是以追求完美和极致为目标,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三是秉持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理念,专业、敬业,并且有自己的原则贯注到产品中。   2 出版业更需要工匠精神   出版业滥觞于中国,中国早在五代时就有刻印板、镂板,宋代有开板、刻板、雕版,没有古代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来传播知识和经验,进而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世界文明还不知道要在黑暗中艰难摸索多少个日日夜夜。正是中国古代先人们焚膏继晷、筚路蓝缕地用早期的雕版印刷术将知识传薪播火,人类文明才能日积月累至今日之繁盛璀璨。可见,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出版业的贡献。   古代的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是印书的过程,具体方法是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 1 ]如此繁难艰苦的做工,如遇卷帙浩繁之著作,其中工程之浩大,需要的花费的功夫之多可以想见,每思及此,都会让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溢满心胸:没有极致的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倾注,哪有我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薪继火传!   唐代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制品。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此经构图繁简得当,人物表情生动,刀法纯熟细腻,线条圆润流畅。通卷文字秀美、唐楷风格浓郁,刀法洗练,墨色均匀。手展此卷,不能不为唐代雕版印刷术技艺之高超所倾倒,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魅力,可以传承百世而不朽。   我们现在身处光电之时代,思想付诸文字之法便捷,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所思所想马上便能转化为所得,需要在纸张上呈现的时候则只要轻轻点击一下打印键。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遭遇到的是草率的对待,在寻求出版的书稿空前增多、图书品种空前多样、出版业空前繁荣的背后,出版业面临的却是图书利润的年年下滑,图书的出品质量走下坡路的窘境,出版的工匠精神似乎正日益离我们远去。   现在的图书市场,可谓是浮躁之风盛行。一边是学术风气败坏,不认真做学问,从网上搜搜,从别的书上抄抄,七拼八凑一本书就出来了,而有独家见解的出版物寥若晨星,就是有也是被一众低劣出版物湮没至不见;另一边出版风气也是急功近利,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严重,一个种类的图书只要市场上走俏,山寨与仿制品一下就出来了,一拥而上,生怕晚了就会错失到嘴的肥肉。   笔者是做青少年出版的,看过很多起一哄而上的出版现象:从《谁动了我的奶酪》到《十万个为什么》,去年填色书又异军突起,一本《秘密花园》的火爆引来众多的填色书跟风出版,致使填色书市场迅速饱和,然而好景不长,仅一年的时间填色书热潮就消退,很多后来出版的填色书卖不出去,在仓库里堆积如山,最后只好退回厂里化浆造纸,造成巨大浪费。真是“眼见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如何在出版领域减少急功近利、重复出版之弊端,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有思想的出版人当有自己的思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