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红豆杉根际解磷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南方红豆杉根际解磷真菌的分离与筛选综述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任嘉红摘 要综述南方红豆杉在微生物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根际解磷真菌种群分布和数量、解磷机制、解磷真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及解磷真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解磷真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根际解磷真菌解磷能力分离与筛选红豆杉的根、茎、枝、叶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抗癌新药紫杉醇就是从宿主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但由于树皮中有效成分含量极少而且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提取受到极大限制,故药源匮乏价格昂贵。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
磷是细胞内磷酸腺苷、糖脂、磷脂、核酸及含磷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磷在体内的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氮代谢以及物质运转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土壤磷库利用率低、磷矿资源耗竭而利用植物根际与磷循环相关的生物学系统来调节植物根际磷的有效性特别是利用解磷微生物来活化土壤难溶性磷以其高效、环保、与土壤环境亲和等特点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在就国内外有关根际解磷微生物中的真菌种类和分布、解磷机制、及与植物根系分泌关系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根际解磷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或称美丽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l.)Chang et L.K.Fu)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山西分布于中条山的阳城和沁水,太行山的壶关和陵川,约当34°52’~36°05’N,110°36’~111°56’E。山西南方红豆杉分布区有野生种子植物886种,隶属于391属110科,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06科384属877种。山西南方红豆杉分布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类型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1]。
目前在微生物方面对南方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共生菌的研究程龙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对南方红豆杉中内共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耦合培养进行了初探并从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能产紫杉醇的Fusarium属新种[2]。孟丽简在友等发现太行山野生红豆杉体内的共生菌在其体内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种子中有一个共生菌菌株与从根中分离的一个共生菌菌株类似但它们都与从其他器官中分离的共生菌不同叶中的一类共生菌菌株也明显不同于其他部位的共生菌菌株[3]。简在友,周修任等发现红豆杉菌根菌能提高红豆杉的成活率和生长量[4]。
根际解磷真菌研究
目前已报道的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5]、真菌[6]和放线菌[7]等。其中溶磷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较多,但一般认为真菌的解磷能力要强于细菌,可以达到10倍以上[8],而且许多细菌在进一步的纯化中失去解磷能力,但真菌则可以始终保持其解磷活力。Molla,Chowdhury研究了黑麦草及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解有机磷微生物主要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变形菌属(Prote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 9]。
解磷微生物按分解底物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分解无机磷化合物的称为无机磷微生物一类是具有分解有机磷化合物能力的称为有机磷微生物。但由于解磷微生物解磷机理复杂相当一部分的解磷既能分泌有机酸溶解无机磷盐又能分泌磷酸酶物质分解有机磷因而很难准确的区分无机磷和有机磷微生物解磷微生物有强烈的根际效应,即种类、数量、分布和菌种与根际环境间相互关系等均受根际微域环境的影响。1958年Sperber等发现不同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差异较大在植物根际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其周围土壤中的数量[5]。
目前关于根际解磷真菌的研究发现解磷真菌在数量、种类上都很少,主要局限于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镰刀菌(Fusarium)、小丝核菌(Sclerotium)等几个属种。由于青霉和曲霉在解磷真菌中占绝对优势,故对这两个属真菌的解磷作用及应用效果研究报道的较多。Kucey(1989)从草原土中分离的解磷真菌大多为青霉和曲霉,并证明虽然解磷真菌的种类不多,但其解磷能力通常比细菌强。许多解磷细菌在传代培养后会丧失解磷动能,而且一旦丧失就不能再恢复,而解磷真菌遗传较稳定,一般不易失去解磷功能。Kucey(1987)、Asea(1988)、Cerezine(1988)、Nahas (1990)、王富民(199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