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d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词之魅力 考纲解析 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1、描写内容:色、形、味、觉 2、描写角度:远、近、高、低、移步换景 3、描写层次:点、面,整体、局部 4、描写技巧: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对比 (3)衬托:正衬(烘托) 反衬(动静 明暗 景情) (4)烘托渲染(《雨霖铃》) (4)工笔白描 (5)细节描写 (6)虚实相生 (7)点面结合 (8)联想想象: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因景生情) 融情入景(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抒情--借古喻今 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咏史言志 5、借典抒情 题型建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但恨②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起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参考答案】: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 抑 此扬彼或 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抑 扬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起兴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我的家在那襄水之曲,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渲 染 昭君出塞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