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场健康管理.ppt
檢查後依法應採取之措施 參照醫師依勞工健康檢查保護規則之建議,告知勞工並適當配置勞工於工作場所作業。 將檢查結果發給受檢勞工,並建立健康檢查手冊。 一般健康檢查紀錄應保存7年。特殊作業檢查記錄至少保存10年,但游離輻射、粉塵、聯苯胺...氯乙烯、苯、砷、鉻酸、鎳、石綿之特殊體格檢查、健康檢查及健康追蹤檢查記錄應保存30年。 對職場過勞勞工如何進行評估與介入﹖ * 醫護人員如何進行健康服務﹖ 健康管理實例 職業安全衛生法 (102.7.3)第六條第二項 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 一、重複性作業等促發肌肉骨骼疾病之預防。 二、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作負 荷促發疾病之預防。 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 害之預防。 四、避難、急救、休息或其他為保護勞工身心健 康之事項。 * 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之管理措施 一、 辨識及評估可能促發疾病之高風險群。 二、 提供醫師面談及健康指導。 三、 參照醫師建議,採取減少工作時數、變更 工作內容或調整作息等行政管理措施。 四、 建立健康管理及追蹤機制。 五、 強化健康檢查及健康促進措施。 六、 評估成效並持續改善。 * 年輕上班族代謝異常比率 (%) 30歲 N=6089 31-40歲 N=3537 40歲 N=461 肥胖 11.2 21.0 21.1 高血壓 20.4 21.2 31.9 高血糖 1.3 2.9 9.5 高膽固醇 17.7 30.7 37.3 無三高者 56.2 52.9 38.6 一高者 39.5 40.0 45.8 二高者 3.3 6.4 13.4 三高者 1.0 0.7 2.2 * 辨識及評估可能促發疾病之高風險群 代謝症候群之臨床診斷準則 (2004台灣)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或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男性 ≧90 cm 女性 ≧80 cm ; 或 BMI ≧27 血壓上升 SBP ≧130 /DBP ≧85 mmHg HDL-C過低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 空腹血糖上升 FG ≧110 mg/dl 三酸甘油酯上升 TG ≧150 mg/dl *五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三項或以上者,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 醫師對勞工進行醫學、保健與改變生活型態的具體指導及健康管理 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風險 ? 健康管理措施 低風險 0 不需處理,可從事一般工作 中風險 1 建議生活型態改變,注意工時的調整,至少每年追蹤一次 2 建議生活型態改變,考慮醫療協助,調整工作型態,至少每半年追蹤一次 高風險 3 建議醫療協助及生活型態改變,需工作限制,至少每三個月追蹤一次 4 建議醫療協助及生活型態改變,需工作限定,至少每一至三個月追蹤一次 * 提供醫師面談及健康指導 後續處理與追蹤協助雇主與勞工從事適當之工作 I.一般工作:可從事原工作。適用於各項檢查報告為無異常或僅部分檢查為輕度異常,僅需衛教或可透過治療妥善地控制疾病者。 II.工作限定(limitation): 需明確限定其勞動情形,如每日只能工作8小時或只能上白班者。 III.工作限制或禁止(restriction):明確限制或禁止勞工的勞動情形,例如每天絕對不能工作超過12小時或絕對不能值大夜班。 IV.工作型態調整(accommodation): 從事相同的工作內容,但需調整工作之型態,如從輪班制(包含大夜班)調整為正常上班、排除於彈性時間制等彈性工作時間制或量化工作制的對象之外(需取得公司與勞工組織的同意)。 V.業務的變更: 變更工作作內容,轉調部門或轉換工作型態。 * 參照醫師建議,採取減少工作時數、變更工作內容或調整作息等行政管理措施 * 1.從事業單位取得勞工之基本資料、健康檢查報告及工時等資料 2.請勞工填寫勞研所之過勞量表 ? 3. 預測腦心血管疾病風險 ≧20% 10-20% 10% 4. 評估過勞量表與工時 高工作負荷 中工作負荷 低工作負荷 5. 由醫師和護理人員將腦心血管疾病風險與工作負荷合併(加總)成為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風險 (3-4) 需要諮詢 中風險 (1-2) 建議諮詢 低風險 (0) 不需諮詢 6. 由服務醫師實施諮詢指導 (1)詢問勞工主訴與自覺症狀、生活習慣、與過勞之情形 (2)評估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3)由醫師對勞工進行醫學、保健與改變生活型態的具體指導 7. 服務醫師撰寫並向事業單位及勞工提供處理措施之建議書, 8. 事業單位及勞工執行處理措施 9. 服務醫師與護理人員進行事後追蹤 A.資料取得 B.過勞危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