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差异__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主讲:陈建业 单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学院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引 言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 二、“轴心时代”的文化变革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中西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引 言 中国文明从夏代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西方文明从克里特文化算起,至今也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这两个文明,可以说在时间上都是源远流长的。 在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都有很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逐渐形成了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返回)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 中国文化自西汉以来,通过官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式,形成了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伦理文化。 西方文化,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或者再往前推,自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出现了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就像儒家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脉一样。 中国文化、西方 文化有哪些渊源或者传统? 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源流传统,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那就是“以夏变夷”,即以华夏的文化来改变、同化蛮夷的文化。 中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中下游形成了华夏文化圈,四周则为蛮夷居住的化外之地,东边称为夷,西边称为戎,北方称为狄,南方称为蛮。 每次戎狄民族入侵中原的结果都是征服者反过来被华夏文化所同化。 商周的鬼方、鬼戎、昆夷、玁(獫)狁、獯鬻、犬戎 秦汉魏晋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唐宋元明清的回纥、吐蕃、党项、契丹、女真、蒙古、满族人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外来民族或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就必须以华夏文化或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柱,必须在潜移默化的历史过程中脱胎换骨,融入到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 “以夏变夷”的基本模式,导致了中国文化形态的超稳定结构,培育了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 所以我们说,中国文化具有 很强的同化异域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物学上的“米亚德现象”。不仅是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政权之间的这种冲突是如此,而且就是异域的一些高级文化,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高级宗教进入中土以后,也面临着这样的命运。 比如说像忠孝这样的观念 二、“轴心时代”的文化变革 “轴心时代”以前,中西文化都具有浓郁的迷信色彩,鬼神崇拜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而它们之间的差别呢,固然有,但是相比起它们的共性来说可能更小。 经历了“轴心时代”的变革以后,中西文化开始向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经历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革过程,可以把它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殷商时代“尊神事鬼”的巫觋精神向周代“尊礼敬德”的宗法精神的转化。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第一次大变革,它使人们开始将眼光从天上转向人间,从祭祀占卜转向宗法礼仪。 中国文化的转化 “以德配天”思想的出现 第二步:从周代“尊礼敬德”的宗法精神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在自觉的伦理精神的转换,这个转化过程从孔子的“仁”和子思的“至诚”,到孟子的“四端之心”基本完成。 儒家道德心性的内在敛聚 归纳之 在“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经过了两个阶段的转化,最后导致了一种关注现世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 西方文化的转化,导致了人们把眼光投注到天国理想和上帝的救恩,而对现实世界和物质生活则采取一种鄙夷的态度(至少是理论上的鄙夷态度),形成了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 (返回)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 一种叫做协调的现实精神 一种叫做超越的浪漫精神 中国文化通常被叫做伦理文化 西方文化通常被叫做宗教文化 前者—注重现世的人伦关系和道德修为 后者—注重超越的人神关系和宗教理想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差异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之中—中国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或者说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大凡都是不信鬼神,他们谈鬼神无非是为了道德教化(“神道以设教”)。 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上是一种 无神论的文化 中西文化分析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无神论者 中国人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学生行为礼仪(配套课件).ppt
- 中级线路工-1.doc
- 中社科故事5.doc
- 中秋节的来历3.ppt
- 中级财务管理 10负债.ppt
- 中编 第六章.ppt
- 中美家庭情景喜剧对比.ppt
- 中级职称财管2016年-基础班讲义.doc
- 中考《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件用.ppt
- 中维恒泰学生卡-快乐成长.ppt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