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49张PPT)
词语解释: 【褶皱】 【争论不休】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整体感知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好冷啊!冻死我了! 难道是…… No!那只能是…… 分析课文的8—12节: 1、第9节开头说“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中的“那时”指代的时间是___________ 2.25亿年前 2、《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5000万年前 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5、这几段是按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 时间 6、概括这几段的内容: 介绍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过程。 7、第十一节中括号中的文字的作用? 补充说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是相吻合的,以此证明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和“火山说” 恐龙灭绝的原因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 撞击说 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3、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这句话中的“大灭绝”“大劫难”分别指什么? 大灭绝: 是指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的灭绝。 大劫难: 指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而引起火山喷发、大火、潮汐大浪等一系列灾难。 4、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 撞击说 1980年 火山说 1987年 肯定“撞击说” 斯石英形成原理 沙子受到巨大压力 斯石英出现地点 受巨大撞击的地方 原子弹爆炸的场地 否定“火山说” 火山温度熔化了岩石 火山地区没有斯石英 麦克霍恩等研究证明 斯石英中的原子排列 结论 恐龙灭绝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 * * * * * 异齿龙 三角龙 鸭嘴龙 霸王龙 恐龙无处不在 科普短文: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的小品文,就是科普知识。这类文章 一般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极少使用专业术语,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在说明中根据需要可适当地穿插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遗骸(hái ) 蟾(chán)蜍(chú ) 褶(zhě )皱 鸟臀(tún)目 两栖(qī ) 追溯 (Sù) 天衣无缝(fèng)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争论不停。 灾难:灾祸。 细致精密。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混然天成,没有破绽。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三年级下1《燕子》.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习作--精品.ppt
- 人教版三上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YYF.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PPT课件.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课件.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乞巧》.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介绍自己1.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优秀课件自己修改.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PPT课件.ppt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