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 新人教版 3
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隐私和
隐私权;人人都有隐私;1、隐私的概念和内容;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一为“隐”, 二为“私”。
“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隐私的内容; 小红刚上中学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地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小红没有回答。有的同学便说小红不合群、不开朗。小红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但也不能因此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为了保护隐私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
有人说“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你压在心底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丑事吗?
“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隐私没有违背道德,也没有违背法律,因此隐私不是丑事。丑事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以,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阅读有关这则漫画的“相关链接”;二、让自己的心灵
有个家的权利;① 可以使人自由放松身心;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1、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公民个人的私生活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报纸就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2、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报社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年收入部分合法,有关婚恋部分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因为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因此报道明星的收入是合法的。至于明星的婚恋状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报社报道婚恋状况侵犯了隐私权。 ;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个人生活安宁权;(如私生活不受干扰、公民住宅不受非法侵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都拘役。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①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
②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③而该故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查证的搜查??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法的。; 生活中时常发生这种现象: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
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未满10周岁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有关规定(第50页)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所以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的信件是合法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论学生是否达到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合法的。 ;3、不得滥用隐私权; 人人都有隐私,人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搜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隐私和
隐私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下)语文水调歌头25张照军.ppt
- 八.五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复习课件.ppt
- 全面小康(复习课件).ppt
- 全面把握逆转、延缓CKD病程进展的积极方略-2015.10.ppt
- 八(下)4-2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ppt
- 全草类生药(续)&藻菌地衣类生药.ppt
- 八(下)7-2财产留给谁.ppt
- 八一校:《伶官传序》.ppt
- 八2-02时政.ppt
- 八上1-5基础知识.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