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草类生药(续)藻菌地衣类生药.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草类生药(续)

1. 抗疟 2. 抗血吸虫 3. 免疫增强 穿心莲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 印度用作苦补健胃药,载于1954年《印度药典》。我国于五十年代在广东、福建南部民间有引种栽培。 夏、秋季采收,收割地上部分,晒干。 穿心莲Herba Andrographitis主产广东、福建等地。此外,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及上海亦有栽培。销全国。 全草含有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以叶中含量为最高,可达2~5%。 《中国药典》2010版,可使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中内酯类成分的含量,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不得少于0.8%。 味苦,性寒。有清热,消炎,解毒作用。用于风热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痈疖疮疡、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Algae、Fungi、Lichenes 本品始载于《本草从新》,据载: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 《本草纲目拾遗》中载:出四川江油县化坪,夏为草,冬为虫。以上所载均指本品。 冬虫夏草 别名:虫草(通称),冬虫草(甘肃)。 分布于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 夏至(6~7月间)前后,当高山积雪尚未溶化时,虫草的子座多露出雪面,易于发现。挖出后,除去泥土及外层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洒使软,整理平直,7~8扎成小把,再用微火烘干 冬虫夏草Cordyceps 主产于四川西北部、青海、西藏东南部。此外,甘肃东南部、贵州、云南也产。目前天然野生品数量日益减少。销全国各地,并有出口。 含有核苷类:腺膘呤、腺嘌呤核苷、尿嘧啶、胸腺嘧啶、次黄嘌呤核苷;还含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物,胆固醇的软脂酸脂、软脂酸;甘露醇。 含测:HPLC,腺苷不得少于0.010% 以色黄、完整、丰满、子座短者为佳 味甘、性温。有益肺肾,补虚损,止喘咳,补精气的功能。用于虚喘劳嗽,阳痿遗精,自汗盗汗,腰膝酸痛,病后虚弱。3~9g,水煎服或民间常与鸡或鸭共炖服用。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茯菟,列为上品。陶弘景著作中有土人乃假斫松作之等栽培茯苓的记载。 生于向阳、温暖的山坡和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挖出茯苓团后,洗净泥沙,擦干,堆置于密闭的不透风处,垫草,盖严,发汗反复数次,至表皮变褐色,并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称茯苓个。 云南产茯苓质量佳,称云苓;安徽大别山区产量大,称安苓;湖北产量亦大,为传统性商品,加工精细。 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用量9~15g 1. 免疫作用 2. 利尿作用 3. 镇静作用 4. 降血糖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6. 对肝脏影响 7. 抑菌试验 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Tel:2836890 授课对象:2011级药学本科1-2班 需要止汗时可以使用麻黄(Herba Ephedrae)原植物的哪个部位入药? A、麻黄全草 B、麻黄草质茎 C、麻黄根 1.麻黄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筒状; 2.“石牌藿香”是广藿香的道地药材(濒临绝种)。 /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菊科植物猪毛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幼苗,药材名绵茵陈。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把二者同等入药。 本品原名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陈藏器《本草拾遗》释名说:“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 1.猪毛蒿 别名:滨蒿(中药志),狼尾蒿(东北),西茵陈(西北),绒蒿(广西) 2.茵陈蒿 生于海滩和沿海河边砂土和壤土上,少数出现于近海地区的山坡上。 4~5月间,幼苗高6~10cm时,挖出全草,除去老茎及根,或摘取嫩叶,去净杂质,晾干或晒干。 茵陈Herba Artemisiae Capillaris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 商品通称绵茵陈,陕西产者称西茵陈,质量最佳。 主要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即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黄酮与挥发油。 含测:6,7-二甲氧基香豆素针对该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2010版中国药典 味苦,性微寒。有清湿热,利胆退黄的功能。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尿少色黄、湿疮瘙痒。用量10~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菊科植物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