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60分)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太阳和月亮 B.长江和黄河 C.泰山和黄山 D.长城和故宫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驴打滚、艾窝窝等北京人熟悉的北京小吃将打包申遗。实施“北京小吃”打包申遗项目的文化意义是
A.提升北京小吃的品牌价值 B. 利用物质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C.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 D. 丰富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4.“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5.张艺谋及其团队打造的“印象丽江”、“印象大红袍”等系列实景节目陆续在当地公演。丽江的玉龙雪山和少数民族风情、武夷山的九曲溪水和大红袍茶树等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人们对这些地区有了深刻印象,大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健康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C.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6.一位美国前总统曾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④经济全球化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7.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8. 一些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这表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10.《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3.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受到人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件+1+(共23张).ppt
- 初中语文《散步》课件.ppt
- 初中诗词背诵默写比赛.pptx
- 初中词汇(vocabulary).ppt
- 初中英语感叹句详解.ppt
- 初中理科教学顶层设计的思考.ppt
-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仿写句子ppt课件5.ppt
- 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课件(62张PPT).ppt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7幼时记趣.ppt
- 初中语文八年级生字词总复习(人教).pptx
- 外包服务框架合同.doc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结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护理.pptx
- 物流运输业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创新与发展策略.doc
- 装饰工程绪论课件.pptx
- 幼儿园大班家长学校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